1、主要是含义不同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指暴露于某因素发生某事件的风险,即A/(A+B),除以未暴露人群发生的该事件的风险,即C/(C+D),所得的比值,即RR=[A/(A+B)]/[C/(C+D)],RR适用于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
HR(hazard ratio)风险比[HR=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1(t)/非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2(t),t指在相同的时间点上]。而风险函数指危险率函数、条件死亡率、瞬时死亡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可以得到HR。
2、范围不同
资料的类型通常是临床治疗性研究,也可以是流行病学的队列观察性研究。HR有时间因素在内,换句话说,包含了时间效应的RR就是HR;生存资料中,RR考虑了终点事件的差异,而HR不仅考虑了终点事件的有无,还考虑了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及截尾数据。
3、侧重不同
RR:主要用于队列研究,可以从四格表衍生出来,表示暴露患者发生疾病的风险是非暴露患者的多少倍。
HR:主要用于队列研究,主要由 Cox 风险比例模型衍生出来,是考虑了时间因素的 RR。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R
百度百科-风险率
解释如下:
1. 相对危险度(RR)——队列研究中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是指2个人群发病率的比值,通常为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和非暴露人群(或指定的参照人群)的发病率之比。RR=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
2. 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比值比(odds ratio, OR):也称优势比、比数比,用于反映病例与对照在暴露上的差异,从而建立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联系。OR=(病例组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对照组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从公式即可看出,OR或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也就越大。两者均为比值,因此以1为界限;
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专业上,P值为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P值越大,我们越不能认为样本中变量的关联是总体中各变量关联的可靠指标。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如P=0.05提示样本中变量关联有5%的可能是由于偶然性造成的。即假设总体中任意变量间均无关联,我们重复类似实验,会发现约20个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我们所研究的变量关联将等于或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这并不是说如果变量间存在关联,我们可得到5%或95%次数的相同结果,当总体中的变量存在关联,重复研究和发现关联的可能性与设计的统计学效力有关。)在许多研究领域,0.05的P值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错误的边界水平引用:[1] 【zt】统计学意义(P值)(页1) - 【概率统计理论知识】 - 中国科研软件 <b>...</b>(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