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是:“敢问夫子恶乎长?”
出自《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原文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翻译: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扩展资料:
文章中心:
1、强调示范育人的重要性
欲正人,先正己为人师者必须要正言、正行、正思,为人师表,须知身教大于言传。提到示范的作用,孟子一生的一言一行都给当今教育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2、重视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当今流行的教育理念,殊不知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苦难是最好的老师,经历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提升人的境界,使人更懂得珍惜,也更能够取得进步。
3、专业的育德作用
在《孟子 公孙丑上》中孟子有一个非常具有辨证思想的论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商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
充分论述了专业学习对于人的道德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在现实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专业知识对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的影响,而孟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孟子的勤思善辩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孙丑章句上
浩然正气是如何养成的?
养浩然正气的第一要义是合于神明
中国人经常讲“三尺头上有神明”。就是说,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信神、敬神、崇拜神,我们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合乎神给人规范的伦理道德,神就会赋予我们弥天大勇。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不怕鬼,不怕邪!
其次是所谓“集义”
即孟子所说的合乎道义,儒家讲的道义是“仁、义、礼、智、信”;佛教讲的道义是“善”;道教讲的道义是“真”。
道义是衡量是非、善恶、正邪的标准。合乎道义的事,就是是,就是善,就是正;反之,就是非,就是恶,就是邪。
按照道义为人处事,日积月累,就会正气越来越足!
第三是内省
王阳明讲:“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玄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以识得仁体矣。”
意思是说,凡人之心,如同生锈的铜镜,必须经常“痛刮”、“打磨”,以去掉铜銹污垢,再将纤尘擦拭干净,方可照见自己的真本性。
要想让自己一身正气,最好的方法就是眼睛向内,不断内省、自查、改过、迁善,如此循环往复,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
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或于生于乱世,在群雄逐鹿中,横刀立马,豪情万丈;或躬逢盛世,舍身忘死进谏,义薄云天。无论在朝在野,也无论文臣武将,他们的正念正行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令高山仰止,日月增辉。
如果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从这些千古英雄身上吸取宝贵营养,人人正念正行,不久的将来,华夏民族一定会重新屹立于世界。
其实养浩然正气,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并不是追求说一身正气,没有个人的私欲我认为这个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只要是一个社会人你就会发现,在触及到利益面前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小小的私心,所以说在这里你想要养成的正气可能只是说,在不危害别人的前提下能够适当的追求一下自己的利益。其实这个在您日常生活中,你要多加注意,只有细节上才能看出人品。
你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就是不能够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你一定要有一颗善心,想要帮助别人,而不是说想要处处谋害别人,我想这种人你是社会上的一些败类呢,不值得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如果你继续活在世界上,就是对世界自然的一种浪费。你有做人一定要善良,虽然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并不能够体现出来,但是你一定要心存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