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表皮层分几层

2023-02-02  28

肌肤表皮层分几层

肌肤表皮层分几层,对于我们的身体,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因为身体里的组织是非常的多的,如果没有仔细的去研究和理解,一般大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自己,以下是关于肌肤表皮层分几层。

肌肤表皮层分几层1

皮肤从外到内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层,而表皮层又从外到内可以看到最外层是角质层,角质层下面是颗粒层,颗粒层下面是表皮最厚的棘细胞层,棘细胞层的下面则是基底细胞层,而基底细胞层是表皮的生发组织,表皮的细胞都是从基底细胞层慢慢地发育而来的。

在基底细胞层和真皮之间,如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又有特殊的结构叫做基底膜带,基底膜带从最靠表皮这一侧开始,有浆膜层、透明板、致密板以及致密板下带,致密板下带连接真皮层。

皮肤的表皮共分5层,从上到下(即由外往内)依次是:

1、最外层的角质层;

2、角质层下的透明层(掌跖部位可见,其它部位的皮肤一般看不到);

3、透明层再往下是颗粒层,这层的细胞含有透明角质颗粒;

4、第四层,也是表皮最厚的一层,是棘细胞层;

5、表皮最下面、紧挨真皮的是基底层,也是表皮的生发层,表皮各层的细胞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基底层再往下就是真皮了。

肌肤表皮层分几层2

皮肤的表皮共分5层,表皮由外至内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

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基底层是一层矮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较小、排列整齐,核呈卵圆形胞质中常含有黑色素颗粒。矮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有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略呈圆形,有树枝状突起,胞核较小,能产生黑色素颗粒。黑色素颗粒的多少与皮肤颜色的深浅有关。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紫外线,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基底层的细胞分裂比较活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角质细胞。

棘层:位于基底层的浅面,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较大,由许多棘状突起,胞核呈圆形。

颗粒层: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透明角质颗粒。普通染色呈强嗜碱性,胞核较小,染色较淡。

透明层:位于颗粒层的浅面,由2-3层无核的扁平细胞组成。胞质中含有嗜酸性透明角质,它由颗粒层细胞的透明角质颗粒变性而成。

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浅层,由几层到几十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的角蛋白,对酸、碱,摩擦等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角质层的表面细胞常呈小片脱落,形成皮屑

肌肤表皮层分几层3

皮肤

(人体{器}官)

包在身体表面,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的一种器官,是人的身体器官中最大的器官

基本信息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真皮比表皮厚,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肤下面有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皮肤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许多附属物。

解剖学解释

指披覆在人体的表层,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组织。具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呼吸等功能。由表皮和真皮紧密结合而成。

①表皮。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由多层角化上皮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细胞膜较厚)构成,无生命,不透水,具有防止组织液外流,抗磨擦和防感染等功能。

生发层的细胞不断增生,逐渐向外移行,以补充不断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内含有一种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皮肤的颜色与黑色素的多少有关。

②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之间无明显界限。真皮厚度约0.07~0.12毫米;手掌和脚掌的.真皮层较厚,约1.4毫米;

眼睑和鼓膜等处较薄,约0.05毫米。乳头层与表皮的生发层相连,其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等感受器。网状层与皮下组织相连,其内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它们互相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较大弹性和韧性。网状层内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等。

皮肤覆盖全身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2—2.0平方米。全身各处皮肤的厚度不同,背部、项部、手掌和足底等处最厚,腋窝和面部最薄,平均厚度为0.5—4.0毫米。尽管各处皮肤厚度不同,但都可分为表皮与真皮两层,并借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连接。皮肤的颜色因人种、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

皮肤上有很密的各种走向的凹下沟汶,称为皮沟。皮沟间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多角形的隆起部分为皮嵴,它们在指腹构成指纹。个体之间的指纹形态是不同的,因而指纹具有个体差异。皮肤上有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毛发。四肢末端有指甲和趾甲。皮肤可分泌汗液和皮脂,是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

皮肤分为五层,分别是

真皮层

、表皮层、皮下组织层以及附属器官、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表皮层又可以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真皮层可以分为纤维、基质、细胞。皮下组织包括小汗腺、大汗腺、

皮脂腺

、毛发。皮肤出现烫伤的时候可以用流动水冲洗。皮肤正常有五层,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还有附属器官层、神经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层。其中表皮层还可以分为

角质层

、透明层、颗粒层和棘细胞层、基底层这几层。平时要保持皮肤清洁,要避免皮肤出现损伤。

皮肤由三层结构组成: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

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5%,成人的体表面积为12-20平方英尺。皮肤的化学组成包括70%的水,25%的蛋白质及2%的脂质,还有微量元素、核酸、葡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大量其它化学物质。

扩展资料

皮肤作用

(一)屏障作用:皮肤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有害因素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因此,皮肤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皮肤,不可想象我们体内的器官将如何发挥作用。

(二)感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感知刺激并产生触、冷、温、痛、压、痒等各种感觉,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

(三)调节体温作用:体温是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的表现,也是机体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发的重要组成部位,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立毛、排汗减少等形式来调节体温,也可以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等物理方式来散发热量。

(四)吸收作用:皮肤具有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它对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五)分泌和排泄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排泄皮脂进行的。排汗具有散热降温、保护皮肤、排泄药物、代替肾脏部分功能等作用;皮脂具有形成皮表脂质膜、润滑毛发及皮肤的作用。

(六)免疫作用:皮肤表皮与真皮都含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3、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参与皮肤免疫功能的调节,能激活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能结合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七)代谢作用:皮肤和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有着共同的生化代谢过程。当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也会影响到皮肤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损容性皮肤病的发生。反之,当皮肤代谢发生障碍时,也可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如表皮内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合成维生素D3,当这一代谢过程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造成软骨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皮肤_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80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