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几环实际上是指环线路,自2018年首都环线高速(G95)全线贯通后,北京七环线正式形成。北京七环分别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3.5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七环路。
一环路:上世纪50年代左右的一条有轨电车路,围着天安门,四个角分别是西单、东单、北新桥和和平安里。现在已经不将一环路视为一条环路了。
二环路:在来北京城墙的基础上修建的城市快速环路,80年内城墙基础上的北半环通车,91年外城墙基础上的南半环通城,92年全线通车。
三环路:58年东、南、北三环建成通车;西南三环在81年年底建成。
3.5环路:在三环和四环之间建设,缓解三、四环的交通压力。
四环路:90年亚运会前,北四环学院路到四元桥路段建成通车,99年东四环路建成通车,2001年6月,整个四环路打通全面通车。
五环路:全程98.58公里,2003年以前北京的最外环公路,收缴高速费,04年取消。
六环路:全程187.6公里,又叫做北京绕城高速G4501。
七环路:全名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又称京津冀环线高速公路、首都环线高速(G95)。规划总里程约940公里,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区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区高速北京段,约90公里,河北省境内约850公里。
2018年8月20日中午十二点,G95首都环线高速公路(又称七环路)正式通车。
截至2019年,北京市一个有8环。
即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3.5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七环路。
其中的七环路也称为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全长940公里,其中890公里都在河北地区。目前河北大部分都已通车。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也于2018年8月20日中午全线通车。
扩展资料:
民国初,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为北平。
北平市所辖范围较之前顺天府、京兆地方及北京市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区、东城区全境,朝阳区大部、海淀区南半部、石景山区南部和丰台区北半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环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一共有7环。明清时期的老北京城,曾无一条环路。民国时期,为了开通有轨电车,于是修建了一条有轨电车路。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围绕紫禁城环绕一圈,这就是老北京的一环路。而现在的一环和当年的城墙一起早已拆除,已不再认为是环路。
北京一环路:东西长安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北大街、平安里东大街、地安门东大街、东四北大街、东单北大街(但没有“一环路”的叫法),有夜班车204路绕一环路走一周。
北京二环路:饶北京老城区一圈(西便门、东便门略有偏差):西直门、阜成门、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有800路汽车沿二环路走一周。
北京三环路:绕北京新市区一圈(西南三环附近是郊区):公主坟、六里桥、丽泽桥、玉泉营、草桥、洋桥、木樨园、刘家窑、方庄、十里河、潘家园、劲松东口、双井、大北窑、呼家楼、亮马桥、三元桥、静安庄、西坝河、和平街北口、安贞里、农林局、马甸、北太平庄、学院路、人民大学、三义庙、苏州街、紫竹桥、航天桥、八一湖,有300路汽车沿三环路走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