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是一个汉语字,拼音是sì ,作名词时有接续、继承、子孙等意思
基本字义: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从册,从口,从司,司亦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口头命令。司,世代从事某专业。口、册、司联合起来表示“关于子承父业的皇帝批文”。本义:(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繁体字:嗣,部首:口,拼音:sì
笔画:13,结构:左右结构,五行:金
首尾分解:口司,部件分解:口冂卄司,异体字:司孠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胤嗣[yìn sì]后嗣,后代。
2、嗣孙[sì sūn]谓承嗣的子孙。
3、嗣宗[sì zōng]三国魏阮籍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4、宗嗣[zōng sì]宗族继承人;子孙后代。
5、允嗣[yǔn sì]子嗣。
嗣拼音:sì
基本信息:
部首:口、四角码:67220、仓颉:rbsmr
86五笔:kmak、98五笔:kmak、郑码:JLAJ
统一码:55E3、总笔画数:13
基本解释:
1、接续,继承:嗣后(以后)。嗣岁(来年)。嗣响(继承前人之业,如回声之相应)。嗣徽(继承先人的美德、声誉)。
2、子孙:后嗣。嗣子。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继嗣[jì sì]
过继。
2、后嗣[hòu sì]
后代子孙。
3、根嗣[gēn sì]
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