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组织的,经常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一些公司的职员和外国人也抽出一定时间做义工。有的公司还规定,公司职员必须带薪担任一定时期的义工。
可见,台湾社会对义工具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其背后也存在着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当局的支持。在台湾的中学里,社会服务是必修课程,像台北市的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做8小时义工,如课业辅导、病房陪伴、募集善款、导游解说、回收垃圾等。我认识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除了正常的节假日,她每天都会带着盒饭,坐公共汽车到一家医院的问讯处当义工,风雨无阻。在日月潭边的一个小山村,我也碰到过两个人,他们的正式职业是开出租车、当导览员,同时也是义务急救员。只要周遭有人发生伤病,需要救助,他们随叫随到。当然,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
志愿者和义工从英文单词上来讲都是一个词,即:Volunteer。所以它们两个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是翻译不同罢了。在内地多翻译为志愿者,在香港、台湾多翻译为义工。目前,在内地的南方,因为受港台的影响,多翻译为“义工”;而在北方多称为“志愿者”。义工概念的相对社会工作者(Socialworker)而提出来的,所以义工与志愿者没什么区别,但社工与义工(志愿者是)就有一些区别了。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以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而义工则是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
二者区别在于:
1、社工是计酬的,义工是无偿的;
2、社工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义工则在这方面要求比较低;
3、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认证,而义工不需要专业资格的限制;
4、义工所服务的范围比社工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