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变成本

周莹莹2023-02-02  21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有一定的适用区间。

简介

容易得出A方案的经营杠杆值为0.01 B方案为0.04我们称B方案相对A方案具有较高的经营杠杆。在相同的固定投入的情况下,较高的经营杠杆意味着更高的经营风险,该结论也适用于一般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经营杠杆与周期性效应是影响企业贝塔系数的重要因素。在无法直接求得贝塔系数的情况下可以运用经营杠杆对对象进行定性的风险评估。

可变成本包括随着生产变化而变化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成本,如购买原材料、消耗水电、支付工人工资等。通常,可变成本直到实际生产行为开始时才会产生。可变成本,又称可变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只能与业务量呈线性相关关系。

1. 技术变更成本:又称约束性变更成本,是指由技术因素与消耗的变化成正比变化而决定的单位成本。这种成本通常是这类产品的直接成本,如外包零件的成本和工人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的工资和福利支出。其本质是为了满足生产能力的使用而必然产生的成本。

2. 可自由支配可变成本:即企业管理决策受权力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可变成本,如在规格、质量和单一消费所确定的条件下,采购地点和供应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采购价格。

拓展资料:

一、平均可变成本是指制造商在短时间内平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即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字母表示:AVC(Q)=TVC(Q)/Q。首先,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降低但是,当产出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平均可变成本增加。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曲线,表明了随产出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之所以变成u型,也是由于可变投入要素边际成本先下降后增加的结果,即边际产量领先增量后下降。

二、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他们所花费资源的货币化表现和物化称为成本。

三、成本按计算可分为个体成本和平均成本。

四、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它有以下含义: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要素消费的货币表现

2、成本具有补偿性质。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再生产,应当从销售收入中补偿的价值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牺牲资源的价值,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资源在某些方面的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成本是指为了实现一个目的而放弃一个目的而牺牲另一个目的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商业决策中所使用的机会成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42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