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的名字有哪些?

蛤蚧怎么读2023-02-02  28

1、神舟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联盟

联盟号飞船(俄语:Союз,英语:Soyuz)是前苏联设计的一款载人飞船,由第一特殊设计局(即科罗廖夫设计局,现隶属于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研制;

采用一次性设计,可通过联盟号或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其主发射场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亦有少部分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和法属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

该系列飞船自1960年代首飞,目前仍在使用。联盟号飞船是前苏联继东方号飞船与上升号飞船之后自行研制的第三款载人飞船,是目前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发射频率最高;

同时也是可靠性最好的载人飞船,其原设计目的是作为前苏联载人登月计划中的地月往返工具,然而,由于苏联后来取消了登月计划,联盟号的活动范围就此被限制于地球轨道。

1991年苏联解体后,联盟号的制造与发射转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掌握,主要负责对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的人员运输、物资补给。

2011年隶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全线退役后,联盟号飞船成为了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唯一运输工具。

3、水星

“水星”飞船是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总共进行了25次飞行试验,其中6次是载人飞行试验。“水星”飞船计划始于1958年10月,结束于1963年5月,历时4年8个月。

“水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突破,把载一名航天员的飞船送入地球轨道,飞行几圈后安全返回地面,并考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人在失重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重点是解决飞船的再入气动力学、热动力学和人为差错对以往从未遇到过的高加速度和零重力的影响等问题。

4、阿波罗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第三代载人宇宙飞船系列。1966年至1972年共发射17艘:1 ~3号为模拟飞船,4 ~6号为不载人飞船,7 ~ 10号为绕地球或月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11 ~ 17号为载人登月飞船。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实施载人登月过程中使用的飞船。“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 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5、东方

东方号飞船是由前苏联设计制造的载人航天器系列,由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主持设计。该系列飞船的设计源自天顶号卫星系列,采用两舱式结构,全船分为设备舱和返回舱,后者的内部安装了生命维持系统,可容纳一名宇航员居停。

该系列中最为人所知的飞船是第一艘——东方1号。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搭载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开启了载人航天时代的大幕,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而东方1号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飞船。

主要为三类。区别如下:

一、载人航天飞船:神舟

它是“客运”飞船。选择这一名称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船”在汉语里又称“舟”,用“神舟”来命名遨游神秘太空的宇宙飞船,既形象又贴切;二是“神舟”谐音“神州大地”得“神州”,一语双关,寓意中国的腾飞。

1999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21年9月17日的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神舟系列飞船共执行了7次载人航天任务,“载客”17人次。

二、货运飞船:天舟

它是“货运”飞船,可以对空间站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货物补给的支持,因此它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快递小哥”。

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已经成功发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信不久之后神舟十三号又要载人上去了。

三、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组件:天宫

它是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相当于我们的太空基地。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天宫”即“天上宫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其中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其代号分别为TG、TH、WT、XT、TZ。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的技术验证阶段,中国天宫空间站将于2022年年底完成在轨建造。时间紧任务重,最近神舟十二号刚回来,天舟三号就升空了。

在天舟二号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的时候,动用了一个刷新全世界认知的黑科技,通过手动遥控的方式来让天舟二号飞船与本国的空间站实现了对接。宇航员通过遥距控制的方式操作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对接,这相比于过去只能全自动对接,又或者只能依靠飞船内部驾驶员的直接操作,已经可以算是黑科技了,因为这一套遥距操作真正的用途并不在于操作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其真正的目的,实际上是为舱外类人型作业机器人而进行铺垫。

HT 三维仿真技术可多维度直观展示飞船主体、运载信息、飞行试验、技术实验、运行历程等重点管理对象的运行态势,支持全范围空间的态势可视化监控。智慧航天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平台,它的出现能更加迅速的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为智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孪生 · 可视化

// 模拟飞船运行

将地球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辅以匹配地理环境贴图来进行三维虚拟仿真展示,并通过高亮散点的展示发达密集地区分布。界面由 3D 轻量化场景搭配 2D 数据面板以及动画驱动构建而成,如图是完整的界面展示:

选用 3D 可视化监控平台即可呈现立体的全面的飞船运行实时画面,且支持对接飞船传感器实时采集遥测、遥信信息,辅助监测人员通过数据对飞船运行态势、健康状态、预警告警信息等进行快速判断。

2022年1月6日,中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也就是天舟二号进行转位实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 数据全方位展示

对于庞杂繁琐的航天数据来说,想要超精度、高效率、大范围的处理分析数据,则需要通过时间、空间、分类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进而实时呈现飞船的推进剂、运载、飞行试验、技术实验等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警告警提示快速进行问题定位。

同时界面可添置时间轴式运行历程,进行历史回溯和模拟演练,点击时间节点可单独播放对应过程的动画。

// 帆板展开仿真可视化

天舟号(包括天舟一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大直径的货物舱和小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侧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三板,3D 可视化仿真演示如下:

// 自主导引可视化

天舟一号在远距离段需要人工辅助将飞船引导到距离天宫二号一定的位置,然后由飞船自主完成近距离交会对接。

每次变轨前后,地面测控站首先要对飞船和空间实验室进行精确测轨,掌控它们现在和未来的准确位置后,再对飞船发号施令。这样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必须将飞船严格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最后才能保障飞船自主导引的正常实施。

// 自主对接可视化

据了解,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是实现空间站和空间运输系统的装配、补给、维修、回收、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但飞船的运动过程变幻莫测,其飞行速度可达 8 Km/s,为确保飞船自主对接的顺利进行,地面监测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从数据中获取飞行实况,而飞船每秒传回的原始数据有 8G 之多,单纯依靠人工解决,效率会大大降低。

HT 构建的 3D 可视化应用层,通过虚拟飞船,打通了抽象模型到数据呈现之间的桥梁,赋予以“类/对象“”形式表达的“设备模型/设备实例”仿真可视化的效果。

飞船完成交会对接动作主要是依赖地面测控,监测人员在地面生成的轨道参数注入指令,如飞船发动机开机及时长点位等内容,监测人员依旧可根据数据可视化大屏呈现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 燃料补给可视化

切换成可视化效果,通过透明化重点设备以外模型,直观展示能源设备分布,监测人员可直观的观察到舱内燃料补给状态,呈现飞船及推进剂储量等信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731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