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领土大致为现在的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中比较有实力的一个诸侯国,是在三家分晋之后由赵烈侯建立的,而后几经迁徙。
赵国虽然是三家分晋的主导,但成立初期实力非常弱,还不如弱小的韩国,在战国七雄仅强于燕国。赵国不仅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而且其国土还被中山国分成两半。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启变革,振奋赵国的国力,国土面积大了三倍。
扩展资料:
因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疆域一度非常辽阔,极盛时期版图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赵氏立国之初,赵襄子甫一即位便实施北进战略,并逐渐将大部分代戎之地兼并,开始了对该地区的经营。
赵国三选都地:初都晋阳(今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鹤壁西),再迁邯郸(今邯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期赵国疆域非常辽阔,极盛时期版图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赵氏立国之初,赵襄子甫一即位便实施北进战略,并逐渐将大部分代戎之地兼并,开始了对该地区的经营。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初都晋阳,后迁都中牟邑,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成侯时期又立邢为信都(邢台),秦末汉初,赵氏复国后仍以信都(邢台)为都,地处四战之地。
扩展资料: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赵成侯立邢为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赵国在邯郸、邢台定都长达一个半世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国
赵国是现在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战国时期的赵国是当时的七雄之一,赵国的疆土非常的辽阔,在鼎盛时期的版图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赵国简介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曾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邯郸(今邯郸),前372年又立信都(今邢台)为赵之别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国号
因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