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刀河是长沙湘江的一条支流,捞刀河镇是长沙城北郊一个古老的小镇。
长沙市第二大内河
捞刀河 ,又名“捞塘河”、“潦浒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有长沙市第二大内河之称。
据资料记载,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石柱峰北麓的社港镇周洛村,流经浏阳市社港镇、龙伏乡、沙市镇、北盛镇和永安镇,再进入长沙县春华镇和黄华镇,然后出长沙县域向西,从今湘龙街道水渡河入今开福区罗汉庄。此后有沙坪、白霞、沅丰坝撇洪渠及金竹河汇入,与楚家湖围成大型堤垸—— 苏 圫 垸 ,再经捞刀河镇于长沙城北洋油池汇入湘江。全长141公里,流域面积为2543平方公里。
传说关公领兵攻打长沙,路过捞刀河时青龙偃月刀不慎落入河中,后由周仓下水捞出。从此,关公落刀之处就叫 落刀嘴 (落刀嘴是浏阳河入湘江的河口),捞刀的这条河就叫捞刀河。
捞刀河下游入湘江向南逆向上流2公里,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在汛期时,交汇处形成巨大的“顶托”。同时,捞刀河逆流入江,导致汛期湘江水倒灌,开福区浏阳河、捞刀河下游常被洪水吞没,连年遭灾。
从1994年开始,省和长沙市政府着手组织专家酝酿将捞刀河改道。2004年11月中旬,裁弯取直另辟的新捞刀河通航,改道后捞刀河出口位置北移2公里。捞刀河改道后,洪水提前流入湘江,避免了“顶托”,缩短了五合垸和捞湖垸防洪堤线,不仅减少了当地政府的防洪压力,而且还使当地居民免受水患。
幽静安详的古镇
捞刀河镇 位于长沙城北,西北部紧邻本区新港镇和望城县丁字镇和桥驿镇;东南部与长沙县北山乡接壤;南部与芙蓉区相邻;东临湘江之滨;西接长石铁路干线;南依长永高速公路;北揽长沙二环、三环公路。有主要河流捞刀河和浏阳河贯穿全境,苏托垸(苏家托)为辖境最大的平原湖地,也是容易发生水患的地区。境内有长沙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集中区域——汉回村。
2013年9月1日,原捞刀河镇撤销,成立捞刀河街道、沙坪街道 。
上世纪80年代前,除了从湘江河走水路到捞刀河镇,从长沙城到捞刀河只有走洪山庙过廖家渡大桥,经彭家巷到捞刀河镇的乡村公路。那时,长沙每天从天心阁对面的 汽车 东站开二趟到捞刀河镇的长途 汽车 。除了这二趟车,便只有坐经过彭家巷的长途 汽车 下车走几里路才能到捞刀河镇。
当然,如果坐火车,也可以到捞刀河镇,出长沙城北的第一个小站便是捞刀河站。
我第一次坐火车,就是在捞刀河站上车坐到长沙五一路老站的。那是1960年秋,我在铁佛东街完小读六年级,上级要支农,组织我们小学生高年级同学送肥料下乡。我们男同学二人一组,挑着用竹箢箕装的肥料,女同学却二人抬一个箢箕肥料,走王家巷、毛家桥,过新河走凤嘴,经三角洲湘江大堤,从落刀嘴过浏阳河,再过马厂洋油池,便到了目的地。虽然一路很累,可我们一边玩一边走,一路都是新鲜景色。
社员伯伯招待我们吃了中饭,我们在周围田里、小山上,河塘边玩了一会才走上回程。老师笑着说:回家不走路了,我们去捞刀河车站坐火车回长沙。同学们欢欣鼓舞,一窝蜂跑向几里远的捞刀河车站,第一次坐上了梦中才能坐到的火车。
那时火车票便宜,从捞刀河到长沙只有一站路,票价只有一角多钱。虽然我们有几十个学生,学校这几块钱还是出得起的。
后来,我还骑单车去过一次捞刀河。那是我一个同事结婚,他老家是捞刀河的,反正我那时年轻,便邀请几个要好同事一人一部单车,从伍家岭过四方坪到洪山庙,过163医院、廖家渡大桥,经彭家巷便到了捞刀河镇上他家。都是年轻人,二十几里路说说笑笑也就不费劲地到了。吃完喜宴,我们一群人便到捞刀河镇上玩。
上世纪80年代前,捞刀河镇幽静安祥 。小镇依傍在清清的捞刀河边,离出湘江的河口不远。小镇上人口不多,古老的青砖房,被磨得光滑发亮的麻石小街,无不给人以沧桑之感。镇上没有几家商铺,公私合营后,只留下了供销社名下的一些店铺如综合零售店、农资店、卫生院、饮食店、肉店、收购站、邮电局和裁缝店等 。
镇上最多顾客光顾的是综合零售店 ,大家都叫这个店为供销社。店里有南食、日用杂货、文具、布料、百货等货物,只要农妇们进了店,便热闹起来。
流经镇里的小河不宽,河水清澈见底。有小船摆渡。街上行人不多,都是本镇居民和周围农民到镇上购物的人。我们几个外来客走在街上特别显眼,好多小孩子跟在我们身后,好奇地打量着穿着与镇上人不同的服装,尤其是两个年轻姑娘的漂亮花裙子,更是吸引众多的目光。
捞刀河刀剪厂
第三次到捞刀河镇,是几年后。那时改革开放风头正急,我们国营商店受冲击大,我这个经理只能改变原来等客上门的习惯,开始走出去推销。记得我到过铜官设店扩大销售;到过坪塘镇调研情况,准备找坪塘化工厂等单位推销业务;还到捞刀河找刀剪厂等单位开拓业务,那时 捞刀河刀剪厂 可是长沙甚至是湖南最著名的厂之一。
早在明代,捞刀河镇剪刀就以开合和顺、剪布锋利、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著称,明末以来畅销于世。
捞刀河刀剪厂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捞刀河畔,为中国三大刀剪生产厂家之一(另外二家是北京的王麻子剪刀和抗州张小泉剪刀)。此地刀剪锻造业兴盛,至今五百余年。捞刀河刀剪厂集刀剪锻造之精华,产品造型独特,技艺超凡,巧夺天工,炉火纯青,产品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畅销国内外。
我记得捞刀河老街在河边,而刀剪厂等单位在老街外。我同事赵和平的姐姐、姐夫都是刀剪厂工人。经她们介绍,我找到刀剪厂食堂采购员邵师傅。见面方知是我的老熟人,我和他在新河酱园打过交道。老邵是个忠厚人,他是新河酱园的老顾客,不愿意换到我们北正街酱园来,只好告辞。他不好意思地陪我们参观了刀剪厂车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全国有名的捞刀河刀剪的制作过程。
捞刀河刀剪厂在长沙最热闹的黄兴南路靠近五一广场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门市部,专门销售本厂生产的刀剪。
现在我们走到捞刀河镇老街上,除了一些民用生活品商店外,这里最多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刀剪店。一个几百米长的小镇街上,竟然近20家专门销售捞刀河刀剪的门店,这也是一大景观了。
我和几个刀剪店的老板聊天,问他们开这么多刀剪店做什么,会不会有生意。他们笑着说:本镇是不会有人光顾,可外地游客来了,都会知道捞刀河的名片便是刀剪。于是,许多人都会带一把剪刀或菜刀回去,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品种,如食品雕刀、花木剪刀等特殊刀剪。所以开这么多店的原因便在这。
不过现在捞刀河刀剪厂已搬到河西市政府那边去了,捞刀河镇上的原刀剪厂已人去楼空,只剩下空地一块等待开发。
长沙煤制气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捞刀河还有一个厂特别有名,那就是 长沙煤制气厂 ,又叫煤制气工程指挥部,本镇人都叫做煤气厂。
那时,长沙人好多都是用罐装液化气。为此长沙在城里许多地方设立了罐装液化气站,专门给居民换气瓶。80年代初,单位搞福利,分给我家一个液化气指标,于是每次去换气的任务便归了我。我家住在北区兴汉门一带,气站设在教育街,每到一瓶气用完,便要到教育街去换。空罐重15公斤,气重也是15公斤,每瓶15元,这是平价气,要指标的。
开始好多居民还不想用液化气,说是怕爆炸。可是用久了,却觉得特别方便。比烧煤方便多了,还清洁干净,便都喜欢用了。由于液化气供不应求,便在捞刀河开设煤制气厂,供应管道煤气。因有管道限制,煤气只能供应北区沿芙蓉路沿线的居民和单位。
管道煤气也是新鲜事物,接一根管子到家,像用自来水一样,拧开龙头便可以用气了,比用罐装气还要方便。于是大家便都开后门,想把煤气接到家来。
当时煤气厂的供气范围:第一期规划供气区域为八一路以南,人民路以北,芙蓉路以东,车站路以西。第一期可供应4.16万户居民用户和少数公用福利用户、营业性用户及工业用户用气。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天然气引到了长沙,不再受煤气管道输送困难的限制,除了芙蓉路两侧可以用,其他地区都可以用了。于是,我们家也丢弃了液化气罐,改用天然气了。后来,我走访捞刀河镇时,到了煤气厂,才知煤制气厂还存在,只是不知是不是还在生产。
现代化的新城区
好多年后,捞刀河镇已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农村,而成了城北的城区。宽阔的芙蓉北路和湘江北路从长沙老城一直延伸过捞刀河新区,数条钢筋水泥大桥把捞刀河和长沙城区连接起来。从伍家岭出长沙老城,芙蓉北路沿京广铁路向北,要从捞刀河镇旁边经过。
我再来时已找不到昔年古镇那幽静和安祥的气氛,寻不到质朴善良的老乡。有的只是神采飞扬的新式农民和崭新的、洋气的新屋。公交车直接通到老镇上。
捞刀河镇 旅游 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铁炉寺和清真寺,有湘绣之乡美誉的沙坪湘绣一条街,有近3000亩的市园林生态园。青山绿水间,罗汉庄、野云渡、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是市民向往的 旅游 胜地。
近几年来农业观光、休闲、 旅游 行业发展较快,全镇已发展到现在有各种观光休闲农业企业21家,已成为长沙市有名的农业观光、休闲、 旅游 行业,吸引了很多市民都市乡村游。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海天山庄、大明山庄、和道源等,还有很多农家乐和农家菜饭店,这一产业也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最有味的是,从前捞刀河是长沙人心目中的远郊农村,现在成了新城区,我竟然搬到了原捞刀河新开河口的五合垸,这里是新开发的新型小区——湘江世纪城。每天站在我们家住的12楼阳台上,便可以看到清清的捞刀河水流入湘江。那小巧玲珑、树木苍翠的河口小岛,像漂在河中的一块绿宝石。三汊矶大桥正好从小岛边跨越湘江。
捞刀河口修了一个大广场,人们叫它 关帝广场 。一个金光灿灿的关公像就矗立在广场中央。每天除了住在湘江世纪城的居民来这里悠闲和跳广场舞,还有一些游客慕名来看捞刀河入湘江的河口和关帝广场。尤其是傍晚,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许多做生意的小贩也闻风而至,一个晚上的生意,可能比他一天所赚的钱都要多。
虽然捞刀河古镇没有了昔日的寂静和安祥,可却多了许多新气象。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捞刀河和捞刀河古镇也在随着时代在前进。一个崭新的、但又保留几分古老气息的老镇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那样美丽,那样神采飞扬。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柳建球。编辑 |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
捞刀河的由来——关羽掉刀、周仓捞刀。 当有着“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的阴沉木,与捞刀河联系上时,这无疑让捞刀河流域的历史一下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2011年5月,龙伏社区的付志稳听父亲说起,当地有村民从捞刀河里捡了一些“黑色的木头,很重,跟铁棍样的”。平时喜欢收集树根做根雕的付志稳,对这种奇怪的木头立刻来了兴趣。
“当时顺着捞刀河连续找了几天,就是希望有所收获。”付志稳介绍,最终,他在捞刀河的一处深水区域有所发现,“当时是请来了吊车,才从河里吊上来的,而且最终经过文物局专家的鉴定,被认定为阴沉木。 ” 说起捞刀河,很多人还会想到“捞刀河”刀剪,这个自明末以来畅销于世,与北京“王麻子”和杭州“张小泉”刀剪齐名的刀剪品牌,因为它的闻名,也曾经让捞刀河广为人知。
事实上,开福区捞刀河镇生产刀剪的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生产“三刀”(剪刀、菜刀、剃刀)的作坊数百户,约占当地农户的五分之一。所产剪刀采用“镶钢锻打”工艺,锋利无比,而且精巧合缝,清初就小有名气 。
到解放后,捞刀河刀剪更是声名鹊起。1953年,公私合营风潮来袭,捞刀河附近刀剪小作坊合并成立了长沙市捞刀河刀剪厂。1964年,一场由上而下的全国产品质量检查大评比活动展开,捞刀河刀剪厂的剪刀,荣获第一名,北京王麻子第二,杭州张小泉第三。由此,捞刀河刀剪全国闻名 。
不过遗憾的是,这个好景只延续到1997年,这一年,国家新一轮改制政策出台,集体经济要有序退出,民营经济占主导,捞刀河刀剪厂的业务开始回落。到如今,捞刀河刀剪厂已是举步维艰 。
相传捞刀河从东面长沙县往西流入湘江,相传河名与三国时关羽南下战长沙有关捞刀河石碑。传说关公率领重兵攻打长沙,来到捞刀河一带后,屯兵缓进,以探虚实。有一天,关公与部属乘一小船沿现在的捞刀河
捞刀河进入湘江,然后往南径直而去,想从水路打探长沙城河防情况。但由于宽敞的湘江上,战船密布,戒备森严,关公私下里想,若从水路进军攻取长沙,肯定行不通,闷闷不乐,率部属倒桨回营,准备策划再战。不料,船行至今捞刀河入湘江口时,一个大浪将小船颠了起来,向来稳重的关公因来不及提防,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不慎落入河中。周仓跟随关羽多年,深知青龙偃月刀的性能,便一头栽入水中,一口气逆水追了7里才将宝刀捞了上来。
“为什么宝刀掉入河里又要逆水7里才找到?”原来,传说中,关公宝刀上镶嵌的青龙入水而活,宝刀入水后,青龙荷着宝刀逆水而上。从此,关公落刀之处就是落刀嘴,关公部属周仓捞刀的这条河,就叫捞刀河。
------------
帮你找了这些了,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by:地方好勒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