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是我国农业种植中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
木质风车作为一种农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构造是: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仓,下面有一个漏斗是出大米的,侧面有一个小漏斗是出细米、瘪粒的,尾部是出谷壳的;木制的园形“大肚子”藏有一叶轮,有铁做的摇柄,手摇转动风叶以风扬谷物,转动速度快产生的风也大,反之亦然。它是中国最精致、最复杂的传统农具,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部件组成。 农民在扇农作物时,要两手紧密配合一致,右手要先摇动风车摇手,让风先扇出来,然后左手把搁条放下几档,让谷物从车斗底板开口处滚落下来。这时风即穿过纷纷漏下的谷物,把草屑杂碎从出风口飘出。饱满的谷粒比较重,则从漏斗口垂直滚下,落到接在漏斗口的箩筐里。
具体发明人物已经无从考证,据说是鲁班发明。其发明的年代至迟不会晚于西汉时期。汉代史游《急就篇》有“碓石岂扇颓舂簸扬”说。此处之“扇”便是“扇车”。
2000多年前,中国、巴比伦、波斯等国就已利用古老的风车提水灌溉、碾磨谷物。12世纪以后,风车在欧洲迅速发展,通过风车(风力发动机)利用风能提水、供暖、制冷、航运、发电等。
古代的风车,是从船帆发展起来的,它具有6~8副像帆船那样的篷,分布在一根垂直轴的四周,风吹时像走马灯似的绕轴转动,叫走马灯式的风车。这种风车因效率较低,已逐步为具有水平转动轴的木质布蓬风车和其它风车取代,如“立式风车”、“自动旋翼风车”等。
扩展资料风车之国:荷兰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只有1000多万人口的国家。也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荷兰这一国名在英语和荷兰语中都是“低洼之地”的意思,它的真正国名叫 “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
荷兰沼泽湖泊众多,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l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荷兰素有“风车王国”的美称,在荷兰随处可见的一座座古朴而典雅优美的风车,给这个美丽的国度增添了几分特别的姿色。
风车首先在荷兰出现主要取决于荷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荷兰人对动力的迫切需求。荷兰地处欧洲西部海岸,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并构成漏斗形尾部的地理特征,大西洋季风从北海长驱直入,荷兰正处风带要冲,长年受益,风车也就应运而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车
风车,南方农村的一种古老的农业机械.它的作用相当于北方农村的“扬场”.1.车谷; 南方不橡方,很少有风,不能“扬场”,收割的稻子晒干后,要把壮实的稻子和和那些粃谷(空壳的稻子)和灰屑分离,就得用到风车.实际上就是利用一台人力鼓风机,把稻子装在一个木斗内,在稻子落下来时,利用风力把那些质量轻的稻子和灰屑吹走.
2.车米;稻子碾成米后,米与糠的分离也是用到风车.
在小农经济的南方农村,这种古老的农业机械至今还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