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拼音:tāo,笔画数:10画,部首:纟。动画:绦的笔顺。中国二级汉字,编号4704。
■ 基本字义
• 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绦子。绦带。丝绦。
■ 绦组词
绦虫、宫绦、绦虫病、丝绦、绦子、绦丝、皂绦、鸾绦、玉绦环、绦镟、衣绦、绦绳、铃绦、吕公绦、赤绦、绦辫、盘绦、仙人绦、郿绦、绦钩、绦线、麻绦、绦索、狗牙儿绦子、束绦、绦笼、绦脱、绦钩、绦褐、绦绒、绦旋
【名】形声。从糸(sī,丝省),条声。或从糸,攸(yōu)声。
本义: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同本义)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杜甫《画鹰》
又如:玉绦环;彩绦
绦虫 tāochóng
一种蠕虫(多节绦虫亚纲),是寄生性动物,成虫生活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的消化道中,幼虫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中都有。
绦,读音为tāo。
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绦子。绦带。丝绦。
康熙字典
《广韵》土刀切《集韵》《正韵》他刀切,音韬。《说文》扁绪也。《玉篇》缨饰也。《广韵》编丝绳也。《急就篇注》绦,一名偏诸,织丝缕为之,所以悬系承尘戸,因为饰也。《礼·内则·疏》组紃俱为绦。
又与条通。《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注》革路,挽之以革也。条,读为绦。其樊及缨,皆以绦丝饰之。 《类篇》绦,或从舀作韬。
绦虫,拼音(tāochóng)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21.9456米)。扁形动物门的1纲。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
引起在其生活史中,有的只有一个宿主,有的除终末宿主外还需1或2个中间宿主。两侧对称。有的由一长形节片组成,另有些种类则有一头节,后有一列形状相同的节片。头节上有吸盘,通常还有钩,用于固著在宿主上。通过表皮吸收食物,无口及消化道。多数雌雄同体,常自体受精。生活史复杂。
绦有1个读音。
拼音tāo,注音ㄊㄠ。
部首纟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0画。
五笔XTSY,仓颉VMHED,郑码ZRF,四角27194。
结构左右,电码4969,区位4448,统一码7EE6。
笔顺フフ一ノフ丶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绦子。绦带。丝绦。
相关组词:
宫绦[gōng tāo]
一种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一般配以汉服。
绦子[tāo zi]
是用丝编织成的圆的或扁平的带子。
绦虫[tāo chóng]
扁形动物,成虫生活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的消化道中,幼虫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中都有。全身呈带状。身体前端有槽、吸盘或钩,借此附着在宿主肠壁上。靠体表吸收宿主肠内的营养物质。能引起绦虫病。
绦褐[tāo hè]
犹布衣。借指平民。
绦绒[tāo róng]
绒线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