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是什么意思?

小一寸2023-02-01  28

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有充分根据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且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毛泽东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就告诉我们,不但外部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且内部语言还是思维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2.语文是学好其它所有学科的工具学科。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

1、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

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

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

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 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 ,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85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