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是什么动物

笄怎么读2023-02-01  36

丝虫是爬行类哺乳动物。爬行类哺乳动物,地球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于人类约5亿年诞生于地球。丝虫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

成虫是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厘米,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丝虫生活史,丝虫一种寄生线虫,主产于中非、亚洲和太平洋西南部地区。其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可引起丝虫病。幼虫长约一点四毫米,随着蚊子或螨虫的唾液进入人体。幼虫在淋巴和血管中长成长可达8厘米的成虫。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

丝虫(filarial worm),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

中文学名

丝虫

拉丁学名

filaria

动物界

线虫动物门

尾感器纲

快速

导航

寄生丝虫丝虫病形态幼虫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地理分布影响因素防治原则注意事项

物种介绍

丝虫一种寄生线虫(nematode worm)。主产于中非、亚洲和太平洋西南部地区。其中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可引起丝虫病。幼虫长约1.4毫米,随着蚊子或螨虫的唾液进入人体。幼虫在淋巴和血管中长成长可达8厘米的成虫,可引起肿胀和疼痛(参见“象皮病”〔elephantiasis〕)。

丝虫病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由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丝虫病。在我国仅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丝虫也就是线虫,不属于昆虫(三对足),而是(nematode)隶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因虫体呈圆柱形故而得 名,种类繁多,全球约有1万余种。

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线虫,后者如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

左边的图所显示的是在一条死鱼卵巢里发现的线虫,可能有几百条之多。

小麦线虫 ()线虫纲,垫刃线虫科。小麦线虫病的病原寄生虫。成虫体呈线形,前后端较尖。雌虫长约5毫米;雄虫长约2.5毫米,尾部有交合刺两枚。混在麦粒中或落入土中的虫瘦,在土壤潮湿时吸水膨胀,幼虫逸出后侵入麦苗,沿植株向上移至子房,发育为成虫,刺激于房,使它形成虫瘿。成虫在虫瘿内交配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留在虫瘿中,至翌年再侵染小麦。由小麦线虫引起的小麦线虫病,俗称“马连子”、“浪荡子”、“变麦”、“胡椒子”、“王母瘤”、“麦疣子”。播种后土壤温度在12-16时发病最多,使小麦全部或大部形成虫瘿。防治法:实行轮作或精选麦种,除去虫瘿。

粪类圆线虫 ()也称“肠类圆虫”。线虫纲,类圆线虫科。生活史有两个世代:(1)自生世代,生活于泥土上。食管双球形。雌虫长约10毫米,雄虫长约5毫米。产有胚胎卵。(2)寄生世代,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上部。雌虫长约22毫米,雄虫较短而细。胎生,幼虫随粪便排出体外。

醋线虫 ()线虫纲,醋线虫科。体呈长圆柱形,后端稍细,雄虫长约1.5毫米,胎生雌虫长约2.4毫米。生活于醋酸和发酵液内,亦曾在人的阴道和尿道内发现。人体感染可能是由于用醋酸灌洗阴道所致。

钩虫 ()线虫纲,钩口科。寄生人体的主要有两种:十二指肠钩虫 体呈C形。口内有钩齿二对。雄虫稍小,长7毫米左右,尾端有扩大的交合伞及一对交合刺;雌虫稍大,长11毫米左右,尾端圆锥形。美洲钩虫,体呈S形,较小,口内有一对切板。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引起钩虫病。卵呈椭圆形,壳薄,内常含4个细胞。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孵化为杆状蚴,再发育至丝状蚴,然后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至肺,循气管上升至会厌,吞入消化道,在肠内发育为成虫。

蛲虫 ()线虫纲,尖尾线虫科。体小,形似针,色白。口部有小唇片三个。雄虫长约5毫米,尾端向腹面弯曲,有交合刺一枚。雌虫长可达12毫米,尾部长而尖细。卵呈长圆形,一侧扁平,一侧隆起。寄生在人的盲肠及其附近的肠粘膜上,引起蛲虫病。雌虫夜晚爬至肛门处产卵,引起肛门奇痒。一般儿童感染较多。

蛔虫 ()一作“蚘虫”。线虫纲,蛔虫科。体长圆柱形,体表有两条显著的白色:侧线(背腹线不显)。雄虫长约20厘米,尾部向腹面弯曲,有交台刺两枚。雌虫稍长而粗,尾部圆锥形,不弯曲。卵呈椭圆形,黄绿或黄褐色。成虫寄生在入的小肠里,引起蛔虫病。卵随粪便排出,在泥土中发育为含幼虫的卵,被人吞入后,就在肠道内孵出幼虫。幼虫穿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经过心而至肺,发育后,再由气管至会厌,经食管到达胃,最后返回肠道,发育为成虫。是最常见的一种人体寄生虫,一般儿童感染较多。

犬蛔虫 ()也称“犬弓蛔虫”。线虫纲,蛔虫科。体白色,雄虫长50一100毫米,尾端卷曲;雌虫长90一120毫米。卵呈短椭圆形,表面有许多点状凹陷。寄生在犬的肠内。从卵发育至成虫的过程,基本上与蛔虫相似。

丝虫 ()因其幼虫即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故也称“血丝虫”。线虫纲,丝虫科。在我国寄生人体的有班氏丝虫 和马来丝虫 两种。形态相似:体细长呈丝状,前端较圆而稍膨大。雄虫长约40毫米,尾端尖,向腹面弯曲。雌虫长达100毫米,尾端钝圆,也向腹面弯曲。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周期性的产出微丝蚴进入外周血液,引起丝虫病,产生淋巴管炎、乳糜尿和象皮肿等症状。象皮肿发生部位,班氏丝虫多在外生殖器部和下肢,马来丝虫多在上、下肢。微丝蚴多在夜晚出现于外周血循环中,当蚊虫吸血而进入蚊体,经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再由蚊虫吸血而传染给人。

鞭虫 ()线虫纲,鞭虫科。体前细后粗,状似鞭子,故名。雄虫长30—45毫米,尾端呈螺旋状卷曲。雌虫长35—55毫米。卵呈纺锤形,壳厚,棕黄色,两端各有一结节。寄生在人的盲肠内,以身体前端的尖细部分插入粘膜内固定,引起鞭虫病。卵随粪便排出,在阴湿的泥土上发育后,若被人吞食,即孵化发育为成虫,定居于肠内。

旋毛虫 ()线虫纲,毛线虫科。体小,前细后粗,雄虫长l毫米余,雌虫长达2毫米。寄生在人和猪、鼠、狗等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雄虫附着粘膜表层,雌虫侵入肠粘膜,产生幼虫,经淋巴管或小静脉至全身各处,但只有在横纹肌中才能继续发育,形成梭形的包囊。人主要是由于食未煮熟的含有包囊的猪肉而感染,引起旋毛虫病。

猪棘头 ()虫棘头纲,巨吻虫科。体前粗后细,浅灰色。雌、雄大小悬殊,雌虫长可达68厘米,雄虫长仅15厘米。头端有吻突,其上有36个强大的棘,纵列成12行。以头部的棘附着于猪的小肠粘膜上,引起肠炎等症状,阻碍生长发育。虫卵经一种甲虫的幼虫吞食孵化后,发育为侵袭性幼虫,直到甲虫的幼虫变成成虫,仍保持生活力。人也偶有感染。

铁线虫

()铁线虫纲,铁线虫科。成虫细长,棕褐色,形如铁线;有的白色。皮肤平滑,无侧线。消化道前部退化,有似体腔的侧窦,其中有精巢或卵巢。雌虫后端圆,雄虫后端有交合伞。幼虫口缘钩排列象鳃曳虫,寄生于蝗、金龟子等体内,成熟钻出虫体,入水中生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7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