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

蓝盾股份2023-02-01  3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感悟

个人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很重要,但是,“不断地积累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不是目标”。

如果我们没有目标就去行动,可能会失败,但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也有了失败经验的积累。而假如我们成功了,我们就有了成功经验的积累,在下一个千里之行中,成功便会变得更加容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出自:荀子《劝学》 。

原文片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扩展资料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荀子(前316年?-前237年?),名况,受尊称为荀卿,因汉代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代儒家学者和思想家,赵国人。

曾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楚国兰陵令,到赵国、秦国游说诸侯,宣扬儒学和传授六经,批评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墨家、道家等其他学派,有韩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后世编为《荀子》一书。

荀子的道德信念像孟子一样强,他认为道德是统一天下的绝对必要条件,伦理价值的实践与否,将决定国家兴衰与天下治乱。与法家不同,法家认为道德价值对国家秩序来说并无正面作用,荀子则认为伦理道德能统合社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劝学 百度百科-荀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77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