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颂》的作者是谁?

头交2023-02-01  17

《体育颂》的作者是顾拜旦。

顾拜旦深刻理解,恢复奥运会仅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始,这并非是他的最终目的,他要实现的奥林匹克理想还有漫长的道路,但他担心的是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会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精神污染。

他的目的在于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以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这是顾拜旦发表这首诗作的目的。

相关介绍

《体育颂》发表的方式也是颇耐人寻味的。顾拜旦在1912年参加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文艺竞赛时,他没有用真名,而是用德文笔名霍罗德和艾歇巴赫。

《体育颂》的法文原文“Odeausport”,英译文是“OdetoSport”。它是一种散文诗风格,不求压韵,但文字优美含蓄。

全文共9段。第1段是全诗的灵魂,它用比喻法歌颂了体育的至高无上和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顾拜旦的体育观。从第2段到第9段,他分别用美丽、正义、勇气、荣誉、乐趣、教育、进步与和平来歌颂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迄今也未有第二人对体育如此深刻理解并给予这样崇高的评价。

《体育颂》的作者是顾拜旦。

《体育颂》,译著发表于1982年第8期《新体育》杂志。原文是顾拜旦于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用一个法国名字和一个德国名字——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的,根据国际奥委会委员、匈牙利人梅佐的解释,这个名字暗指:即使像法国、德国这样有着世仇的国家,也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增进相互了解而友好相处。

《体育颂》以散文诗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体育的真挚感情。全诗高度评价了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对人类的重大作用;用3节来歌颂体育在培养人们思想品质方面的功能,这就是“正义、勇气和荣誉”。最后,他用和平来结束他对体育的颂扬。

扩展资料:

顾拜旦在这篇传世的散文诗中充满激情地讴歌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特别高度的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和平”,这也是他以“奥林匹克理想”为题的《文选》中多次阐释的奥林匹克主义,且被《奥林匹克宪章》所强调。

顾拜旦用一个法国名字和一个德国名字署名发表这首散文诗,是用心良苦的。首先是基于他所倡导的“费厄泼赖”的公平竞争原则,为使评委能公平评判而用了笔名;

其次,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匈牙利人梅佐博士的解释,顾拜旦先生是想告诉人们:即使像法国、德国这样有着世仇的国家,也能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中,增进互相了解而友好相处。

《体育颂》的作者是皮埃尔·德·顾拜旦。

《体育颂》是现代奥运先驱皮埃尔·德·顾拜旦以霍罗德和艾歇巴赫的笔名创作的散文诗,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缪斯五项艺术比赛”中获得奥林匹克文学艺术比赛金奖。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贡献,他被国际上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体育颂》赏析

《体育颂》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全篇,把主观感受、理想与憧憬结合起来,运用比喻、象征、比拟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体育的特殊功能;作者采用第二人称,或慷慨激昂,或平和冲淡,或凝重深沉,或含蓄隽永,字里行间饱蕴着作者淋漓酣畅的丰富情感,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其语言质朴自然,凝练畅达,读来感人肺腑,有一种震撼心灵的艺术功效。这确是一篇闪烁着进步思想而又内容深刻的重要体育历史文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6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