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2、使人恐怖的;搞恐怖活动的:~手段。~分子。
拼音:kǒng bù 引证:
1、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这个岛呵!三分恐怖,七分神秘。”
2、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示例: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扩展资料:
恐怖的近义词:可怕、恐惧
一、可怕 [ kě pà ]
释义:使人害怕:~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实在~。
引证: 茅盾 《子夜》四:“枪声在这小房间里更显得惨厉可怕。”
二、恐惧 [ kǒng jù ]
释义:惊慌害怕:~不安。
引证:老舍《骆驼祥子》二:“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
“恐怖”读音是kǒngbù,汉语词语,意思是威胁、恐吓。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看到暴力、血腥的场面而引起的恐惧。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许初闻甚骇,然亲狎既久,不复恐怖。”
恐怖的近义词:
1、可怕:使人害怕。
2、阴森:(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
3、可骇:令人惊讶;令人震惊。
4、恐慌: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
5、恐惧:惊慌害怕。
造句:
1、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我们要更加谨慎努力地工作,才能完成党交给的营救狱中战友的任务。
2、以后再也不要带我去看恐怖电影,我简直被吓得魂不附体。
3、自从她看了那部恐怖片之后,就终日惴惴不安,深怕剧情成真。
4、受伤的小麻雀因为恐怖而战粟着。
5、鲁迅面对白色恐怖,毫不畏惧,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
1、恐怖,读音是kǒngbù,汉语词语,意思是威胁、恐吓。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看到暴力、血腥的场面而引起的恐惧。
2、出处:《六韬·略地》:“城人恐怖,期将必降。”《后汉书·董卓传》:“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宋 张师正《括异志·蔡侍禁》:“蔡氏举族大恐怖,虽白昼不敢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