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0年,是年36岁。三国演义中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当然不是真的,周瑜可是大名鼎鼎的儒将,气量没有那么小,也不是个容易被气死的人。史书三国志关于周瑜之死是这么记载的: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意思是:周瑜回江陵准备,却在路过巴丘时病逝了,年仅36岁。
关于周瑜的死,至少有三种说法:1、周瑜中箭伤未彻底治好,发生感染后导致伤口恶化而死亡。三国志记载: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意思是:周瑜亲自临阵挥兵进击,恰被流箭射中右肋,伤势很重便退了回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12月,周瑜重创曹操后,马上发动南郡之战围攻曹仁,历时一年,周瑜中箭是在与曹仁约定决战前,大约在209年的10月左右,而后周瑜一直在战争中,无法安心养伤,导致伤势恶化,在210年准备西征益州时突然去世,这种说法也说的过去。2、周瑜是感染流行性疾病而突然死亡。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中,曹操手下很多士兵感染了疾病,或者是瘟疫,具体是什么病?不知道,没有记载。在当时那种医疗条件下,很多病是无法治疗的,周瑜也可能感染这种病,导致在准备出征途中病死。史书对周瑜的死也用的是病卒。
3、阴谋论:周瑜死于孙权之手。孙权为何要杀周瑜?至少有两点理由:一、功高盖主。周瑜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又在南郡之战打败曹仁,一时威震天下,名声大振。而周瑜又手握东吴重兵,孙权担心会威胁自已的统治,于是杀周瑜,可能是毒杀或暗杀,反正没人知道。二、路线之争或战略之争。赤壁之战后,东吴内部流传两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周瑜的灭刘伐蜀北抗曹魏,一种是鲁肃的联刘抗曹。那么孙权是什么态度?孙权的态度的很奇怪。周瑜向孙权建议伐蜀,孙权同意了。然后周瑜在回去准备的时侯突然就死了。与此同时,刘备向孙权借南郡,孙权在鲁肃劝说下也同意了。这里非常奇怪,孙权既然同意了周瑜伐蜀,为何又同意刘备借南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很显然周瑜在世的时侯,孙权是没有同意刘备借南郡,否则周瑜要让出南郡,况且周瑜也不会同意,也就是说孙权同意周瑜伐蜀在前,而同意刘备借南郡在后。而只有在周瑜突然死后,孙权才同意了刘备借郡,而从后来孙权建议和刘备共同伐蜀被拒绝后来看,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孙权先同意周瑜伐蜀,而周瑜却突然死亡,而后孙权只能同意刘备借南郡,并想与刘备一起伐蜀,被刘备拒绝。这样看来,周瑜之死应该与孙权无关。因为孙权还是想伐蜀的,只是周瑜死了,而鲁肃接任,一是刘备不同意共同伐蜀,二是鲁肃也不同意。所以,回到问题,周瑜病死的可能性较高。
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 。
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扩展资料:
顾曲周郎: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
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于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
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
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
饮醇自醉:
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
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瑜
在公元前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
周瑜逝世前曾建议孙权抢先攻取益州(四川)并取得孙权的同意,可就在他回江陵准备发兵时,中途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人民网-周瑜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