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是什么


“三礼”是指仪礼、周礼、礼记。

内容:

《周礼》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修改汇编而成。《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遗失,西汉时将“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

《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扩展资料:

联系:

“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礼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仪礼》,又称《礼经》或《士礼》,是先秦五经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称作“礼”。该书大致形成于春秋后期,有人认为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确实将礼作为教学的实践环节。《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1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