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nav2023-01-31  24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扩展资料:

一、西周建立: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二、东周灭亡: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

东周王城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东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三、烽火戏诸侯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

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幽王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阶段。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03年)因比较权威的鲁国编年史《春秋》一书而得名。

这部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间十二位国君,共二百四十四年的各国大事,和从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三晋封侯,公元前403年)揭开战日主序幕的时间大体相仿。

“战国”一词,在东周时期就使用过,当时不过只是用来称呼那些连年参加战争的强国的。

到西汉未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年代的名称。

这一历史时代大体包括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一百八十多年的时间。

简单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以前的周王朝为西周,这一年为公元前770年。

从社会历史看,西、东周划分的意义更在于其社会制度变革。东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王朝”的意义,前期诸侯争霸,史称春秋;后期七国争雄,史称战国。

春秋200多年间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霸主政治。而这时的国家,从周王室来讲,是从西周的统一走向分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50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