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吗?

众筹网2023-01-31  28

微信里出现了在不在的字样,脑海里出现了爱不爱的模样。然而,我可以在,也可以不在。

喜欢的人问你在不在?

也许你正守在手机旁边,兴奋的细胞全身乱窜,是现在就回复,还是要假装矜持。如果对方问你有没有空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到手机都在发烫,把编辑好的信息删了又删,接着把手机上端显示的“对方正在输入”字样关掉。

不喜欢的人问你有没有空?

你眉毛呈弯曲状,觉得那是一种骚扰,果断锁屏,没有了然后。此刻,“你不在”。

闺蜜、哥们儿问你在不在?

你随意甩上一句话,又咋滴?接着各种表情包献上,表情越丑越好,越龌蹉越恰当,尽量让他觉得交友不慎。

爸妈问你在不在?

多数是想问你工作忙不忙,吃晚饭了没有。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你回复“正吃着呢”或者“吃完了,准备睡了”然后你继续趴在电脑前,做回你的加班狗。

“在吗”已经不是纯粹聊天的开头,反而让手机屏幕前的人,思绪波动加快,条件反射觉得没好事。

即使我们不是情人关系,你的“在吗”依然给我心跳的感觉。因为背后包含了你要借钱、你要结婚、你要营销我、你要我点赞投票。确实,从什时候开始,“在吗”不仅仅只是寒暄的开头,有人说,之所以这样问是和你不熟,关系一般,要不然会显得突兀。(那么非要这样的话,请看下面的神回复)

“你好,在吗”有些人表示肥肠不喜欢:有事直接说,我无处不在。

“你好,在吗”秒回“不在”,当面侮辱对方智商,相信手机面前显示了一大写的“懵逼”。

“你好,在吗”回复“呵呵”,聊天基本可以终止了。

“你好,在吗”回复:你先告诉我啥事,我再告诉你在不在。

当我遇到“你好,在吗”,多数回复“?”,这样简洁方便,表示有问题直说。然后这个时候特别希望对方在后面直接把问题加上,或者相关事情直接附上,这样就算当时没时间,回头看到了就会直接回复。我之前试着这样做,得到的回复概率要比“在吗”高很多。

现在的碎片化时间,你和对方都需要时间效率。内心的节奏和实际上的步伐都在加快,请学会在沟通与被沟通之间创造舒适。

在社交环境中,“你好”是最简单有效的问候,而“在吗”是期待以此开始发生一段对话,这在早期是人与人最常见通用的连接方式,但是到了社交网络中,这样的对话却逐渐失去效力甚至被踢出礼仪规范,这是为什么?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人的个性签名写着“不要问‘你好,在吗?’有事说事!”或者还有更粗暴的:“别问‘在吗’,一律不回!”

一开始我觉得这种人分三类:

第一类是段位较高的大咖,他们确实很忙,收入都是按小时甚至是分钟计费,对方废话多,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抢劫,所以会理你才不正常。

第二类是故作孤傲高冷,其实内心也没认为自己会发光发热,只是生性慢热,又不愿积极响应朋友圈中半生不熟的人,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建立屏障,降低干扰频次,所以很多女生在社交app中给自己贴上“不约”的标签,也是这个道理,她不是不约,只是看谁去约。

第三类就是纯粹的装逼,一边看着小视频虚度人生,一边还要装出“老子很牛、没空理你”的既视感,试图在虚实结合的社交场中用高姿态获取认可,结果往往就一种:没人在乎你在或不在。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这样的判断或许适用于过去,但也只适用于过去。我意识到即时通讯对人们交流习惯的影响,其实早已从连续模式变为间歇模式,并且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人们都喜欢自己掌控聊天的时间和节奏,我们可以在聊天的同时着手其它工作,我们希望能够随时中止谈话,在处理完某一件事后回来继续对话,而我们在打电话时是怎样的呢?

一旦电话的两端被接通,意味着直到挂断之前,双方都必须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投入到这次交谈中,需要不断给予反馈来推动本次交谈行进下去,如果一方突然不吱声了,那么这次交谈就以尴尬、令人不悦的气氛中结束。

以上就是异步处理与同步处理的区别,同步就像打电话,双方都必须优先处理对方的请求,期间不能跑去拿外卖,而异步就是社交网络中的沟通形式,有问题你尽管提,等我吃完外卖、想出对策之后再抽空回复你。同步与异步,我们都青睐于后者。

可能有人会说社交网络中即时通讯的特点是“即时”,这没错,用户对于“即时”是基本需求(本该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功能特点可以绑架用户的行为,也就是说,我必须第一时间收到信息,至于回不回,何时回,全由我自己决定,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对关系的破坏。

比如不回复、延迟回复,或是在开始对话后戛然而止、再无音讯,无论是哪一种,都会造成负面效用,但如果要给这些负面影响排序的话,开始交流后又莫名中断是最糟糕的。

“你好,在吗?”“你好,在的。”

“我想用新媒体来为我的电商品牌推广,你能不能提供一套推广策略给我?预算1000元,转化十万流水就行。”

“你刚刚问什么?”

“给我定制一套推广策略,转化十万流水,预算控制在1000内。”

“不是这句,第一句。”“你好,在吗?”

“不在!”

所以如果有人从一开始就没搭理你,你们之间没有发生交流,对你造成的负面效用其实是最低的,充其量是一句话的投入成本,对此你应该庆幸。

诚然我们并没有把这样的提示放到自己的个性签名中,但越来越多的人确是在这样执行,与其回复之后又中断对话,被对方视为不礼貌,还不如让一切都不曾发生,既能释放自己,又能保护他人的玻璃心。

正如当我们听到“能不能请你帮个忙?”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是先不答应,而是反问“什么事?”大家都喜欢事物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包括人际关系,如果不能掌握到足够多的信息,我们都不愿意贸然作出选择,这是保护自我激发的本能。

“你好”能换来“你好”的发生概率正在变低,而“在吗”能得到反馈的概率则更低,因为在社交网络中“你好”不是简单纯粹的问候,并非是在教室门口遇到老师的习惯用语,它必然会引出下文,所以你若是不响应,往往都会跟上“在吗”,可你跟对方不熟,正在纠结要不要回复,对方又来了句“人呢?”这次你彻底不想回了。

上文提到交流的两种状态:同步与异步,在强关系社交中(即闺蜜、基友),双方都是异步状态,保持连接却又互不干涉,随时能从对话中跳出去而不至于尴尬,又能随时随地、不限次数地重启对话状态。

但在弱关系社交中(不熟甚至是陌生人),双方会被限制在同步状态中,在心理上有更迫切的完整性需求,即在一次交流中尽可能靠近初始设置的目标,因为它没有无限连接的特权。

举个例子,男生追女生的初期,每次对话都极具目标感,想尽办法延长谈话时间,引导谈话内容,直到对方答应跟你吃饭,这场对话才算圆满结束,等到两人的关系由弱变强,交流模式也就从同步转变为异步,拥有无限制的连接机制,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就越来越随意,没有了所谓的“目标感”。

正因为弱关系社交的这种心理限制的特性,增加了我们在面对生人打招呼时的思考成本,对方提供的信息越具体,我们对接下去交谈内容及走向的掌控力就越有信心,那么回复对方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直接说事”的开场白。

写在最后

如果你想让自己打的招呼能得到更多的响应,就需要根据场合、与对方的关系强度等因素,摆出令他人愉悦的姿态,制造一个让对方回复你的缺口。

比如求助牛人,交给对方更多的主动权和支配权,更大限度地暴露自己(与对话相关的信息),而你的这些“加码”行为,又能刺激对方“加码”,提升本次沟通的质量,这才是咨询大咖的正确打开方式。

比如撩妹,你需要让对方产生新鲜感、好奇感,一句“在吗”成不了事,如果是“我朋友说你长得像高圆圆,但我觉得你像另一个……”你看,缺口就产生了,“为什么说我像高圆圆?你认为的另一个是谁?”

比如让正在国外的朋友帮你代购,你问得越多,人家越反感,对方没有义务帮你比价、砍价,在增加回国负担的情况下还要面临你“买错了/买贵了”的质疑,谁帮谁傻逼。

所以怎么做?自己先选定要买的型号,直接给人发红包过去(包含人肉运费),再补上一句:买不到没关系,玩得开心就好!

不戳红包是反人类的,你把信任、风险都摆平了,谁不回谁傻逼。

EN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73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