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是什么意思

雅鹿2023-01-31  29

风萧萧是风儿轻轻吹过的意思。

风声萧萧,萧萧,拟声词,指风声。“风萧萧”出自战国荆轲所写的《易水歌》中“风萧萧兮易水寒”,该句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风萧萧”有声,从听觉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风萧萧兮易水寒”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荆轲传》,其中萧萧的意思是拟声词,模拟风声。

古汉语词典中,萧萧的解释有:

1、拟声词,包括风声,马鸣声,草木坠落声等。

2、凄凉冷落。

3、稀疏。

荆轲简介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因为他看不出荆轲有什么出众的才华来,而且性格平和,与一般人无异。

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是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非常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每日都以厚礼待他。

风萧萧兮易水寒全诗

《易水歌》

作者: 荆轲

原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注释:

1、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

2、萧萧:秋天的风声。

3、兮:语气助词。

4、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赏析: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

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对荆轲的行为,自古以来评价不一。有人说荆轲是舍生取义的壮士,有人说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恐怖分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

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

《绝句》

作者:僧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诗意:

在岸边参天古木的绿荫下系上了小船,然后,一个人拄着拐仗,慢慢走过小桥,欣赏桥东的春色。在这阳春三月,在这杏花盛开的时节,绵绵的细雨好像故意要打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那扑面而来的徐徐春风,也洋溢着温馨与柔情,还有融融的醉意。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日和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感受和乐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明明是自己拄着拐杖出去春游,却偏说是杖藜扶我去桥东观赏春色,个人以为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杖藜人格化了那么简单,此时,从诗人后两句所表现的情趣看,诗人虽然是一个人出行,但并没有点孤独落寞的感觉,杖藜仿佛成了一位可以令诗人依赖的和可以与之同赏醉人春色的郊游伴侣,与诗人且游且行,教人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位老者,手扶拐杖,在古木参天的绿荫之中迷上了短蓬小船,然后欣欣然、慢悠悠地过了小桥,向那春色的深处走去了。还有一点,在这里,桥东未必就是诗人要去游赏的春色佳处,但是从古至今,在文人笔下东 往往寓有春的意思,或者说可以叫春的同义词。朱自清《春》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东风 实际就是指的春风。诗人以杖藜扶我过桥东来写春游之去向,或许就有此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这首诗的精彩之笔,为历代经久传诵而不衰。杏花雨,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杨柳风,杨柳抽芽吐绿时的和风。这样说比直接说细雨、和风更显得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感觉。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吹面不寒,用春风吹到脸上不绝的寒冷形容春风的和煦、轻柔、温馨,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闹春,杨柳拂风,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多么令人惬意的春游啊!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由衷赞美和独特的感受。

无名氏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作者:无名氏

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释:

1、萧萧:寒风之声。

2、胡地:古代胡人居北方,故后即用以代指北方。飙风:暴风。

3、修修:与翛翛通,鸟尾敝坏无润泽貌,这里借喻树木干枯如鸟尾。

4、思:悲。末二句是说难言的悲感回环在心里,好像车轮滚来滚去。

赏析:

读这首诗,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酝酿,劈头便为一派浓重的忧愁所笼盖一个苍莽悲凉的秋日,一场郁郁无欢的怅饮,本已令人愁闷难耐。何况还有那吹不尽的秋风,老是在帐外萧萧地响,更教人愁杀。秋风萧萧愁杀人,这一句突发的啸叹,正将主人公心头的万缕愁绪,化作烈烈秋风,苍茫而来,立时令人生出一种不可遏抑的困扰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不禁使人感到,那困扰着主人公的忧愁,竟怎样难以趋避、无可摆脱。受这困扰的,不止主人公一人:座中何人谁不怀忧?既称何人,又加谁不,这双重反问告诉人们:那忧愁正如病魔一样,已侵袭到所有在座者的心腑。使主人公所对无非忧者、所闻无非愁叹这样的日子,真能耗蚀人的青春,加速衰老之期的到来。难怪主人公要发出令我白头的幽幽哀叹了。

以上一节,一味写愁,使人来不及细想,先就浸染上了那摆脱不开的忧愁。读者不免要问:诗中主人公是谁?他究竟为什么如此忧愁?第二节诗,正为读者解开了疑团: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胡地,即塞外胡人居处之地。主人公既呼之为胡,可见他自己不是胡人。联系下文离家日趋远一句,可知主人公应是远离家乡、出塞戍守的汉卒。对于初到塞外的旅人来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异域风光,实在是新鲜而奇妙的。但作为戍卒而久居胡地,看惯了浩瀚的黄沙,见不到几多绿意。秋冬之际,唯有呼啸的飚风,时时摇撼着稀疏的高树。那滋味可就大不好受了。它们所能勾起的,只能是千重忧虑、万里思情。读到这里,读者便可恍然大悟:主人公之所以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之人之所以谁不怀忧,那都是心揣着有家难归的万里离思的缘故。在这样的断肠人眼中,无论是飚风,无论是修树,触目间全都化成了一片愁雾。故此二句看似写景,实亦写愁,正与上文秋风萧萧愁杀人相应,将满腹的忧愁外化了。

如果说,忧愁可以催人衰老,它首先带给人们的,则是憔悴和消瘦。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诗中的主人公,正因为飘泊异乡、离家日远,被愁思消磨得茕茕骨立了。但诗人却不肯明言,而是巧妙地运用衣带之日缓(松),以反衬主人公身躯的日见消瘦,写得含蕴不露而哀情深长。一位形销骨立的戍卒,就这样独伫于塞外荒漠,默默无语地遥望着万里乡关: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不是无语可说,而是心中塞满了愁思,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要描述这样一种痛苦之状,笔墨是难以胜任的。但人们在极度痛苦之中,想象力就往往特别活跃,笔底口中便常常跳出奇语。《卫风河广》的主人公,在眺望黄河彼岸的故国时,思归心切,就唱出了谁谓河广,一苇杭(渡)之的奇句。而这首歌的主人公,为抒写胸中难以排遣的痛苦,竟想出了肠中车轮转这一奇喻。用滚滚车轮在肠中的转动,写主人公无可言传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得教人吃惊。也正因为如此,戍卒那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才以更强的力度震荡了读者的心弦,使人不能不为之悚然动容。

有人认为,《古歌》所抒写的,是游子天涯之感,恐怕不确。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它应该就是胡地戍卒的思乡怀归之作。东汉曾多次对羌人用兵,战争均延续十数年之久。朝廷之将贪功而无能,至使离乡征戍之卒进不得力战,退不得温饱,大批丧生于胡地、边境。这正是《古歌》之类思乡之作产生的背景。这首歌熔抒情、写景于一炉,在秋风萧萧中抒写困扰戍卒的愁思;又将它融于异乡的修树、荒漠的飚风之中,变得更加蓬勃、纷扬;最后忽设奇喻,将其化为辘辘车轮,在肠中滚转不已。如此形象的情感抒写,显示出汉乐府民歌在抒情艺术上已有怎样长足的进步。能够与它比美的,在汉代,恐怕只有长于抒情的《古诗十九首》了。

李清照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

1、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2、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3、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4、寒日:晚秋的霜晨,气温甚低,人们感觉不到阳光的热量,故称寒日。

5、琐窗:窗棂作连锁形的图案,名琐窗。琐,即连环,亦儿锁。

6、团茶:即压紧茶之一种。宋朝多制茶团。

7、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8、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9、随分:照例。

10、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着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结句是为超脱语。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随分犹云随便、随意。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全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创作于先秦,作者未知。

拓展资料

译文: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典故: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诗歌鉴赏: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

“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66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