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钙钛矿和量子点的新材料可提高太阳能电池寿命和性能

八王坟2023-01-31  30

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结合了两种新出现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发现每一种技术都有助于稳定另一种技术。由此产生的混合材料是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的一个主要步骤,同时也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方式。

如今,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电池都是由高纯度硅制成的。这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近年来由于规模经济,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然而,硅的效率有一个上限。一个由Ted Sargent教授领导的团队正在研究互补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吸收硅所不吸收的波长来增强硅的太阳能收集潜力。

Sargent教授说:“我们实验室所追求的两项技术是钙钛矿晶体和量子点。”这两种方法都适用于溶液处理。想象一下,一种“太阳能墨水”可以印刷到柔性塑料上,制造出低成本、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我们还可以在硅太阳能电池的前后阶段组合它们,以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效率。”

钙钛矿和量子点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稳定性。在室温下,某些类型的钙钛矿经历了3D晶体结构的调整,使它们变得透明——它们不再完全吸收太阳辐射。

对于量子点来说,必须覆盖一层被称为钝化层的薄层。这个层——只有一个分子厚——可以防止量子点互相粘在一起。但是超过100摄氏度的温度会破坏钝化层,导致量子点聚集或聚集在一起,破坏它们采光的能力。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Sargent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结合钙钛矿和量子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稳定两者。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刘梦霞说:“在我们这样做之前,人们通常试图分别应对这两个挑战。”

“研究已经证明混合结构的成功发展,这种混合结构结合了钙钛矿和量子点,这启发我们考虑到,如果两种材料共享相同的晶体结构,它们可能会彼此稳定。”刘说,她现在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刘和他的团队建造了两种混合材料。一种主要是量子点,其体积约为15%的钙钛矿,用于将光转化为电能。另一种主要是以体积计量子点小于15%的钙钛矿,更适合将电转化为光,例如,作为发光二极管(LED)的一部分。

研究小组能够证明,富含钙钛矿的材料在环境条件(25摄氏度和30%湿度)下保持稳定6个月,比仅由同一钙钛矿组成的材料寿命长约10倍。对于量子点材料,当加热到100℃时,纳米颗粒的聚集度比未经钙钛矿稳定的纳米颗粒低5倍。

“这很好地证明了我们的假设,”刘说。这是一个超出我们预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

新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类混合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在未来,刘希望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能够采取她的想法,并进一步改进,以创造新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满足所有与传统硅相同的标准。

“工业研究人员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元素来形成钙钛矿或量子点,”刘说。我们所展示的是,这是一个有前途的策略,可以改善这类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太阳能材料,钙钛矿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需要基本的解决方案,将其转化为稳定和坚固的材料,以满足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苛刻要求,”杰弗里C.格罗斯曼说,他是莫顿和克莱尔·古尔德,环境系统的家庭教授,同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德学院的一名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此次并未参与研究。多伦多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途径,以促进对稳定钙钛矿晶体相的理解和成就。”

刘将这一发现部分归功于团队中的协作环境,其中包括来自许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包括化学、物理和她自己的材料科学领域。

她说:“钙钛矿和量子点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这些材料之间的相似性通常被忽视。这一发现表明,当我们结合来自不同领域的想法时,可能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火花。”

量子点一般是半导体,具有量子限域效应,而纳米材料比较广泛,尺寸在纳米级的材料都可以。

量子点是纳米材料的一种,一般指半导体小于波尔激子半径以下时,有量子尺寸效应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只有其尺寸小于材料的波尔激子半径时,才能称为量子点,量子点具有量子限域效应,所以其能带可调,进而吸收波长具有蓝移特性。

区别与联系:纳米材料包括量子点,这是从范畴上的理解。

量子点还是液晶

首先要明白一点,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一般我们把OLED称为自发光电视。而量子点电视(一般也叫QLED电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极大,量子点电视的本质还是液晶,只是背光组件的不同。

量子点电视说白了就是蓝色背光源照射不同的量子点材料。,在通过滤光膜和成像、驱动系统来显示图像,量子点属于无机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色域高稳定性强,寿命长等特点,当然其本质还是液晶电视。由于2个产品属性完全不同,所以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从性能角度来说又能区分开来。

色域

比如从色域角度来说,普通液晶电视的NTSC色域只有70%左右(显示器追求sRGB,电视为NTSC),而一些广色域电视能达到80%以上。OLED电视先天能达到95%甚至更高,所以在色域上OLED完爆普通液晶电视,其他参数就像下图的厂商宣传图一样,基本没错了。

色域越高画面显色能力就越强,特别是电视上需要追求更高的色彩显示范围,而NTSC数值越高色域就越宽广。现在我们知道OLED能达到95%了,那量子点呢?

量子点电视能轻易的做到110%以上色域,新一代光质量子点性能更加可怕。不过在高色域的同时色彩精度会出现偏差,所以色彩丰富还是色彩精准就看你选择了,另外OLED电视的色彩通常更准确一些。

亮度

往往我们在研究OLED电视时会发现其画面亮度指标并不算高,甚至有些只有200尼特,而量子点电视能做到4000尼特,当然在日常使用中并用不到这么高亮度。

超高亮度通常最有效的运用场景就是HDR下,在杜比视界等HDR技术中电视的局部亮度可以达到1000甚至4000尼特,日常使用则会控制在400尼特左右。

而OLED电视的峰值亮度只有800尼特,这是为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寿命问题,OLED的自发光特性决定了其每一个像素都在发光,如果亮度太高寿命就会急剧下降,而量子点电视本质上还是液晶,所以只要背光灯做的多、基本想做多亮有多亮。就HDR亮丽效果而言量子点更好一些。

另外提一点,以前在手机上老有人说OLED屏省电云云,其实OLED并不省电,特别是显示白色画面时,所有像素都开启的情况下耗电量非常大。在电视里也一个道理,而量子点或普通电视由于都靠背光源发光,画面再亮也不会高出多少的。

控光

咳咳,这个话题先说量子点电视吧,无论量子点还是普通液晶,都需要背光源照射后才能发光,因此背光系统的性能就极为重要。我们都知道视频中有些地面画面发黑,有些则比较亮,传统的侧入式背光电视由于光源来自于侧面,通过导光板实现背光的铺光效果。这种背光模式最大好处是简化背光系统,让电视做的更薄,成本也更低。

但侧入式背光无法精确控制画面中局部区域的亮度,因此在看电影时果遇到有黑大片黑大片亮的场景时电视画面会发灰,因为电视暗不下来。

比如这张拉斯维加斯夜景,侧入式背光或背光性能较差的电视在显示该图像时天空会黑不下来,因为要保持图像下部的照明。

而直下式背光的有点就在于把电视背光才能从十几个发光源提升至成百上千的发光源,并通过先进的芯片和电源技术实现对小范围的亮度控制,从而在特殊画面下保有优质画面,而这项技术一般被称为“局域控光”。理论上一分区越多对局部亮度控制就越好,一些日韩品牌能做到数百个控光分区,海信今年新出的U9系列则做到了1000个分区之多。那问题来了,OLED有多少分区??

答案很简单,有多少像素有多少分区,4K电视的话就有829万个分区。因为OLED每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所以在控光能力上OLED秒杀任何电视。以上面那张拉斯维加斯夜景为例,OLED的天空是全黑的,与画面下部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正是OLED的最大优点。

除了这3个因素外,诸如响应速度、对比度、可视角度方面OLED都有着先天优势。但如果说起寿命OLED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毕竟一台OLED电视并不便宜,55英寸4K的最便宜也要近万元,所以在高端电视的选择上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想耐用色域高点,那量子点没得跑,国产TCL、海信、韩国三星等都有量子点电视。而OLED方面主要还是韩国LG、日本索尼、国产创维、康佳等企业,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你的荷包厚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44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