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哥斯拉只是虚构的一个电影的角色。
地球上生物体型是有限的,一旦成年之后身体就会停止生长,这也是受环境的影响。当时恐龙之所以可以长那么大体型跟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时食物很丰富充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丰富。
1954年,由于“第五福龙丸事件”的影响,日本国内爆发了激烈的反核武器运动。这样的背景下,东宝电影的制作人田中友幸有了想制作一部具有社会反思性质特摄电影的意图,在不断思考琢磨之后,演变为想要制作一部类似于美国电影《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题材的核辐射怪兽电影的构想。
哥斯拉被核辐射污染的出身也得到了日本观众的积极回应。哥斯拉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应用科技不当造成的副产品,一直以来哥斯拉被认为是核弹危机的寓言,这对本土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民众有着独特的意义。
没有,是虚构的。
哥斯拉是《哥斯拉》系列电影中的巨型怪兽,首次出现于1954年电影《哥斯拉》中。
200万年前侏罗纪时代存活下来的恐龙,在原子弹辐射的影响下,化身为更具破坏力的恐怖怪兽,拥有超强的抗击打能力。身高50米,体重2万吨,齿状背鳍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部,能从口中喷出炽热的气流。
哥斯拉银幕形象转变:
1954年的《哥斯拉》,将哥斯拉描述成身高50米、恐怖、巨大的破坏者,哥斯拉以其巨大身躯与热线,仿佛只是为破坏而破坏般的蹂躏船只与城市。
再加上制作群刻意在电影前半段不公开哥斯拉的真面目,仅以脚印、叫声、脚部的特写与受害者的惨叫声营造其悬疑性与神秘感,使《哥斯拉》得到极大的回响与票房成功、哥斯拉“人类之敌”的反派形象也就成为哥斯拉早期几部作品的主要基调。
由于五十年代末期摔角手力道山引起的摔角热潮、哥斯拉系列的第三作《金刚对哥斯拉》中哥斯拉与敌对怪兽日版金刚间的打斗场面混入了拟人化的摔角动作,十周年纪念作《三大怪兽 地球最大决战》里哥斯拉更进一步的拟人化,出现了与异种怪兽间以肢体语言及叫声沟通的剧情。
并第一次出现“为保护地球(人类)而挺身对抗反派怪兽”的设定。至此,哥斯拉的反派形象已彻底消失、在接下来的几部系列电影中、哥斯拉在电影主剧情中打击恶势力支配的怪兽,俨然成为正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