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至十二月的别称

羽毛球网多高2023-01-31  39

1、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正、开岁、陬月。

2、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阳、伸春、酣春、如月。

3、三月:桃月、蚕月、季月、莺时、晚春、暮春。

4、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阳、清和、初夏、余月。

5、五月:蒲月、榴月、郁蒸、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6、六月:荷月、焦月、暑月、精阳、溽暑、季夏、且月。

7、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8、八月: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9、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青女月、季秋、三孟秋、玄月。

10、十月:良月、露月、飞阴月、冬、初冬、开冬、阳月。

11、十一月:畅月、葭月、仲冬(四川普遍称冬月)、龙潜月,幸月。

12、十二月: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扩展资料

围绕农历形成的传统节日:

农历是中国人日月信仰的产物,也是中国人对人的生命体验与生计活动充分考虑之后的综合性人文设计。

通过朔望日与月度的配合,通过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年的配合,让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与日月协调的时间框架之中,将岁首规定在立春附近,春夏秋冬在岁年周期中流转循环。中国人围绕时序节点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习惯,这些习俗模式就构成了传统节日的原型。

汉魏时期出现了四季错落有致的节日体系,如正月大年、元宵,二月春社日、三月上巳、四月寒食清明、五月端午、六月尝新、七月乞巧、八月秋社,后来的中秋,九月重阳、十月秦岁首(后来寒衣节)、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腊八、除夕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十二月别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农历:民族信仰与情感的时间载体

十二个月的雅称分别为:柳月、仲春、桃月、麦月、蒲月、荷月、兰月、仲秋、菊月、露月、仲冬、岁终。十二月雅称各有来历:正月的时候,人们通常习惯将银柳插在瓶头,故正月也称为柳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所以六月又称荷月。

一月

首阳

别称: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正月:正阳之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丙寅正月

宋.张九成

常年正月未全春,春色今年辄去人。

试上小楼南北望,红英满地绿粼粼。

二月

绀香

别称: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

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三月

莺时

别称: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上春、春日、绸月、季月、莺月、末春。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唐·杜甫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四月

槐序

别称: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

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五月

鸣蜩

别称: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五月初五端午节,许多人家悬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称“蒲月”。五月榴花红似火,又称榴月。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405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