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而又不断坚定自己的意志。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近思:思考现实问题。译文:广泛地学习而又不断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提问,认真思考,‘仁’就在这其中啊。
扩展资料:
名人谈志向
1、朱熹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讲的都是学问思辨的事,没有涉及到力行的问题。其意思是,力行才能为仁,仁是实践出来的,何能说思辨就能达到“仁”呢?朱熹给出的答案是:“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2、程子也说:“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
3、程朱均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力行的前提,是重要保障,所以能做到这点,仁也就达到了。否则事倍功半,效果是不理想的。
4、何晏认为,“切问者,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近思者,近思己所能及之事。”也就时刻准备着“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是最好的践行仁道的途径。与“切问”、“近思”相对应的无疑是“泛问”、“远思”,何晏:“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学者不精,所思者不解。”
“博学而笃志”中的“而”为而且,并且之意。“博学而笃志”出自于《论语》的《子张》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该句意思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1、博学而笃志的而释义:而且。
2、出自:《论语》十二章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朝代】先秦译文对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