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团年都是一个家庭比较重要的事,也是老人们非常在意的事。在多子女时代,一些处得比较和谐的大家族,一般是过了小年就从老大家开始团年,每个子女一天,直到除夕夜。这种家庭的老人比较幸福,也非常自豪,逢人就会有意或无意的说出家里的团年故事。当然,也有一些大家庭由于多方面原因处得不和谐,有个别子女不请老人和兄弟姐妹团年。如果某个子女没有请老人团年,老人们心里会记恨很久,还会成为一些吵架和纷争的由头。
团年,除了“吃”这个中心主题,还有比较丰富和庄重的仪式。这些仪式虽然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基本内涵却不会改变,那就是除旧迎新、向往美好、呼唤善良。比如,很多地方流行的祭拜天地、追忆先人,接回灶君等仪式,就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吃”已不再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团年饭也因太丰富的“吃”而缺少了艰苦岁月的庄重感与仪式感,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团年仪式正在一些城市家庭丧失。没有仪式感就没有获得感,没有获得感就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会失去信念与追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缺吃,不缺穿,却没有了理想与信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几千年岁月中,先人们形成了春节团年的传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时代中,虽然可以淘汰一些不合适宜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但一些比较精华的传统仪式还是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的春节只剩下了吃或者外出旅游,那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国之间,家与国之间都会缺少一种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