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胡虏 [hú lǔ]。
释义: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引证: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
用法示例:
一、壮志饥餐胡虏血,笑谈渴饮匈奴血。
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近义词:
一、胡人 [hú rén]
释义: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引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到了一箇 波斯 胡人店中坐定。”
二、蛮族 [mán zú]
释义:古时泛称居住在南方的人。
引证: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三节:“从传说和神话里,推测远古居民分布的一般情况如下……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
胡虏不是人名,是指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名族。“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当时岳飞击敌即将胜利,解救被俘的两位前皇帝。报国壮志即将实现,却被执政皇帝召回不让继续攻敌,悲愤之下写了这首诗。那两句就是他壮志的体现,胡就是指北方的人,匈奴就是蒙古人,他们都是宋朝北方的国家,经常侵犯宋朝,岳飞想击破他们,解除他们对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