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是指到了某个地方或拥有某个事物,像他人展示的意思,如网红打卡,旅游打卡、健身打卡等。其原是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的意思。
后衍生网络流行词,成为人们养成习惯的一种工具。工作上打卡的目的是让公司知道工作人员正常上下班,而在新生代背景下,“打卡”更像是一种圈层文化理解与获取认同的记录行为。
拼音:dǎkǎ。
注音:ㄉㄚˇㄎㄚˇ。
结构:打(左右结构)卡(独体)。
网络解释:
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叫打卡。
可理解为“登记、出示证件”,也可理解为“请买单、请结帐”等等。
1、打卡原指上班考勤签到,在网络中传播后,衍生意思为看过留名,就相当于签到的意思一样,好像是一个日常的行为,表示自己知道了、看过了、今天来过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记录。
2、“打卡”一词来自职场,本意是“工作人员上下班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上班和下班的时间”。但在网络中传播后,衍生成为来“提醒戒除某些坏习惯所做的承诺或者为了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努力的一种记录”,继而演变成为“新生代对某种坚持事宜或态度的记录”。
“打卡”通常指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
如今,“打卡”的含义延伸到诸多领域。在社交媒体发达的当下,“打卡”早已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常态。
很多人“打卡”是想用这种方式记录当天的收获,也是为了让朋友见证和监督自己的学习和锻炼,这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督促方式。
其实,“打卡”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前人也会用“日注”“日录”等形式来记录当天的经历或所思所得。“打卡”作为一种主动的心理暗示和行为承诺,无论对于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以及新技能的习得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扩展资料:
独行快,众行远。其实,“社交打卡”是一种社群化成长方式。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圈子,认识有共同价值观和目标的人,借助他人的赞赏与督促,一群人相互鼓气、相互监督,就容易引燃个体内心奋斗的激情,进而生成执行力、节奏感、成就感与归属感,促使自己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条条大道通罗马。无论是线上打卡组团他律,还是凭一己之力笃定前行,追梦的路上发自内心的热爱,百折不改其志、千苦不退其愿的意念才是关键。
源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才有持续不断的动力;拥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克服散漫慵懒,绝不会半途而废。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律还是他律,都是个人实现既定目标的前进姿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让“社交打卡”化为自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