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素的生长习性

水封井2023-01-30  22

延胡素的生长习性如下:

喜凉爽湿润气候,耐严寒,怕旱、怕涝,忌强光和高温。但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块茎形成有两种,一是由地下茎节膨大而成,称“子元胡”;二是由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称“母元胡”。前者在3月中旬开始形成,而后者在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延胡索根系较浅,大多集中在5-20厘米的表土层内,故表土层疏松肥沃,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

块茎出苗适温为日平均气温7-9℃,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为出苗期。

延胡素——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中国传统药材。主要产于浙江和江苏。其块茎含紫堇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制成粉剂或醋制流浸膏等,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高9~20厘米。块茎球形。花瓣紫红色;蒴果圆柱形,两端渐狭。夏季开花。在同属植物中,还有以下几种在不同地区作延胡索入药:齿瓣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全叶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华东;东北延胡索,产东北;堇叶延胡索,产东北、河北;灰叶延胡索,产新疆。

(1)蓼金花虫

蓼金花虫是为害大黄的重要害虫。此虫寄主范围广,为害时间长,自气温上升到7~8℃大黄抽新芽始,直到晚秋回苗前均受其害。

蓼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蓼金花虫寄主植物广泛,据调查,可为害14种蓼科药用植物。

①年生活史。蓼金花虫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大黄和其他蓼科药用植物的枯株、枯叶及土缝下潜伏越冬。翌年4月上旬,当气温上升至7~8℃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食害新芽嫩叶。由于越冬代成虫寿命长,其卵期从4月13日延至5月26日,故世代重叠。第一、二、三、四代的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1月后成虫陆续进入越冬。

因4月份气温较低,且气温变化大,第一代卵历期约需20天。以后随气温升高,卵期缩短,第二、三、四代的卵期为5~7天。成虫寿命20~35天,蛹期6~8天,幼虫期为14~16天。惟第四代9月中旬孵化的幼虫因气温渐渐降低,幼虫期可长达1个月左右。

②生活习性。早春当大黄抽出新芽,成虫就开始取食为害。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第一代卵盛期。卵大多产在向阳畦的近地面的叶背面。以后随气温升高,成虫在植株的上部取食叶肉,剩下表皮,把叶片食成透明状或小孔洞。

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即行交配,次日产卵,以羽化后3~15天内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成虫产卵28.7块,含卵549.8粒。由于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若对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不抓紧防治,往往在7月底8月初造成毁灭性灾害。

幼虫孵化后先聚集在卵壳四周为害,潜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小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高龄幼虫蚕食叶片成缺刻或大孔洞,严重影响植物生长。老熟幼虫大多在叶背化蛹。

防治措施

①冬季清洁田园,将枯株落叶烧毁,减少越冬虫口。在越冬成虫尚未产卵时,及时防治。

②成虫盛发期,特别注意抓第一代成虫的防治。用药种类及方法为,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虫口下降率达90%左右。早春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期间,5%西维因粉剂,防治效果显著。

(2)酸模叶甲

酸模叶甲的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成虫嚼食叶肉,把叶片吃成许多透明斑,严重时嫩叶被害后成片枯萎。初孵幼虫先聚集在卵壳四周为害,潜食叶肉,仅剩表皮,形成透明斑,3龄后分散为害,高龄幼虫蚕食叶片呈缺刻或大孔洞,并排出黑色粪便于叶片上,污染植株。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剩叶脉,甚至整片植株枯死。

①年生活史。酸模叶甲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寄主植物的根际13~17厘米深的地方越夏、越冬。翌年春季当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食害新芽嫩叶。越冬成虫寿命长,产卵期也长,可达37天。4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卵期6~7天,幼虫期9~11天,预蛹期2天,蛹期6~8天。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此时田间各虫态都有,但新羽化的成虫不取食,当年也不交尾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成虫陆续入土至13~17厘米深处越夏、越冬,一直至翌年4月上、中旬才出土活动。

②生活习性。4月上旬当大黄抽出新芽,成虫就开始取食。成虫一般在晴朗天气的中午到地上活动,取食为害;早晚及遇大风或气温低的天气则回到土中潜伏。越冬后的成虫经1周左右补充营养后开始产卵,卵大多产在近地面的叶背面,排成单层块状,每块10~50粒不等。幼虫3龄后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入土3~5厘米处化蛹。成虫、幼虫都有假死习性。

防治措施

①冬季地冻前或春季解冻后进行深翻,增加越冬死亡率。

②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在尚未产卵前,使用药剂防治。可在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期间,在地面喷撒5%西维因粉剂,效果达90%左右。

(3)蓼蓝齿胫叶甲

长椭圆形。深蓝色,略带紫色光泽;腹面蓝黑,腹部末节端缘棕黄。头部刻点相当粗密、深刻,唇基呈皱状。触角向后超过鞘翅肩胛,第三节约为第二节长的1.5倍,较第四节稍长,端部6节显著较粗。前胸背板横阔,侧缘在中部之前拱弧,盘区刻点粗深,中部略疏。小盾片舌形,基部具刻点。鞘翅基部较前胸略宽,表面刻点更粗密。各足胫节端部外侧呈角状膨出。体长5.5毫米,体宽3毫米。

寄主植物

水蓼、大黄。

一年发生1代。成虫有假死性和夏蛰习性。卵多产于寄主植物叶子反面,几十粒一堆,不规则排列。幼虫3龄,幼虫老熟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在尚未产卵前,使用药剂防治。可在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期间,在地面喷撒5%西维因粉剂,效果较好。

(4)斜纹夜蛾

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它的分布遍布全国,是一种杂食、暴食性害虫,能为害的植物已知达99科290种之多,其中最喜食的约90种。

斜纹夜蛾以幼虫为害植物叶部,也为害花及果实,大发生时能将全田吃成光秆或仅剩叶脉,以后又转移为害,以致造成大面积减产。

成虫白天不活动,躲在植株茂密处落叶下或土壤缝隙及杂草丛中,日落后开始取食飞翔,交尾产卵多在午夜至黎明。从傍晚至黎明整夜都可以诱到成虫。成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但对一般灯光趋性较弱。风力和亮度对成虫活动均有影响。成虫对糖酒醋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趋性。成虫飞翔力颇强,一次可飞数10米,高可达10米以上。

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然后才能交尾产卵,日落后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各世代成虫产卵量、产卵历期随季节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羽化后3~5天内为产卵盛期,产卵历期一般7~15天,一雌蛾能产卵8~17块,约1000~2000粒,最多达3000粒以上。成虫产卵多在植株生长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植株中部着卵较多,顶部或基部相对较少。成虫寿命一般为7~15天,短则3~5天,少数可达20天以上,雌蛾比雄蛾寿命要短,冬春季寿命较长,夏秋季寿命较短。

卵绝大多数产在寄主植物叶片背面,远处透过光线很容易见到;叶片正面、叶柄、茎部着卵较少。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叶片被害处仅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现灰白色筛孔状的斑块,枯死后呈黄色,远处极易识别。幼虫初孵时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垂,随风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稍有惊动即坠地。4龄后进入暴食期,出现避光性,晴天躲在阴暗处,在植株稀疏的田内,白天很少活动,但阴雨天也有少数爬上植株取食,多数在傍晚后出来为害。5~6龄幼虫多在夜间至黎明前活动,以晚上9~12时出来活动的最多。

幼虫老熟后,即入土做一椭圆形土室化蛹。化蛹深度一般1~3厘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时,有利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也利于羽化。土壤干燥或过湿,对化蛹不利,土壤板结时,化蛹多在枯叶或表土下面。

斜纹夜蛾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只要气温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防治措施

①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也可用诱杀地老虎、棉铃虫的糖酒醋液,或用杨(柳)树枝法诱杀。这类方法对若干种害虫可同时兼用,并可提供成虫消长动态作为测报的依据。

②成虫产卵成块,而且初孵幼虫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所以各种田间操作均可同时进行摘除卵块或随时杀死幼虫。

③药剂防治。

a.防治时机的选择。注意在最早出现虫害的时期消灭害虫;注意在点片发生阶段消灭害虫;要在暴食期以前即3龄以前消灭害虫。幼虫一般在白天不出来活动,所以药剂防治最好在午后或傍晚进行。

b.药剂的选择。应特别强调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90%敌百虫1000倍液,4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腈乳油800~1200倍液,50%嘧啶氧磷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20%杀虫畏乳油400~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25%水杨磷乳油1000~1500倍液等等。

(5)甜菜跳甲

成虫咬食幼苗子叶和幼嫩真叶后,叶呈缺刻或圆孔形。虫害发生时,叶片全部被吃光,造成缺苗。

甜菜跳甲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大黄等蓼科植物草丛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升高时,成虫开始活动。成虫喜在藜科和蓼科植物上产卵,羽化的成虫一般在8月份出现,取食藜科和蓼科植物,并准备越冬。

防治措施可采用药剂拌种防治。

(6)甘蓝夜蛾

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蛾。它的幼虫又叫做地蚕、切根虫、截虫。甘蓝夜蛾的幼虫为杂食性害虫。受害严重时叶肉全被吃光,仅剩较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子也被咬成大小不等的孔,影响产量。

以蛹态在土中越冬。越冬蛹在第二年5月羽化为成虫,出现后在被害作物叶背上产卵,卵期10天左右。幼虫约经30天老熟入土化蛹,蛹期60天。到7~8月间第二代成虫出现,以后第二代幼虫又为害作物,到老熟时则又潜入地下化蛹越冬。

成虫白天在植物叶中潜伏,傍晚开始活动。产卵最盛的时期大约在晚上7~8时。卵成块状,分散产下。每块中的卵数由几粒到几百粒不等,平均100多粒。一雌虫最多能产卵近3000粒,平均产800多粒。初孵化出来的幼虫成群栖息,白天在叶里潜伏,夜间出来食害。叶的被害部初呈透明状,幼虫稍长后现出大小不等的穿孔。这时幼虫能吐丝下坠,也能自由爬行,因此群栖的数目大大减少。3龄以前的幼虫前2对腹足未长成,因此,走路时背弓起如尺蠖;到3龄以后足已长全,白天多躲在叶里或土块下,夜间出来食害。5龄以前的幼虫白天一般在地上部潜伏,6龄幼虫白天多藏在根下土中,到夜间就出来食害。此虫的食量随着龄数而增加,6龄幼虫的食量比其他各龄显著增多,约占全幼虫期食量的80%~90%。

防治措施

①诱杀与捕捉。成虫发生多时,可利用糖蜜诱杀器诱杀。对幼虫可利用其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为害,而且被害幼苗倒在地面的特点作线索,白天用手或用树枝拨开3~7厘米深的表土进行捕捉。

②药剂防治幼虫。老龄幼虫为害特别严重,白天又多潜伏在土中,药剂防治比较困难,最好在幼虫2~3龄时(被害叶出现小孔)即开始喷药。喷药次数可根据为害情况决定。此外,喷药时应注意勿使喷雾器碰到植株上,以免使幼虫震落,降低药效。

(7)大灰象甲

又名大灰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常与蒙古象甲混栖,共同为害。食性极杂,寄主植物有41科70属101种。

大灰象甲以成虫和幼虫过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现,6月中旬出现最盛,终见于9月上旬。

成虫不会飞,依靠爬行活动。在4月下旬温度较低时,成虫很少爬出地面活动,多潜伏在土块间隙中或植物残株下面。阴雨天也很少出来活动。随气温的上升,成虫的活动也随之活跃,当日平均气温达20℃以上时活动最甚。但也畏惧高温,6~7月多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3时以后出来活动,在大暑前后,多数成虫离开地表爬到叶片背面或枝干的阴处,甚至爬到地边或苗圃地周围的大树上避荫。

成虫有隐蔽性和假死性,当遇外物临近时,即灵敏地躲藏到枝叶的后面,如再接近便假死坠落。成虫喜食幼嫩多汁的幼苗。由于群集为害,幼苗一旦受害,便无一幸存。幼虫常沿叶脉咬食叶片,食痕呈半圆形缺刻。

幼虫脱离卵壳落地后,便迅速爬行寻找土块间隙或松软表土,钻入土内取食。幼虫随天气转寒自9月下旬向下移动,在土深处做成土窝,在土窝内越冬。至第二年4月上旬再开始活动。越冬深度均在40厘米以下,以在60~80厘米深处越冬的最多。

越冬幼虫6月下旬开始化蛹,一般在60~80厘米深处化蛹。如果土壤结构坚硬,也有在40~50厘米深处化蛹的。蛹经15~20天羽化。大多数都在上午羽化,羽化后当年不出土,在原化蛹时所做的土窝中越冬。

防治方法

①整地时用2%灭除威每667米2施1000~1500克与30倍细土拌匀,撒在土表,然后再翻入土中,防治幼虫。

②在幼苗拱土时,往苗眼中浇洒50%马拉硫磷1200倍液,防治成虫。

防治大灰象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连续地进行防治,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8)金龟子

夏季咬食叶片,严重时仅留叶脉。防治方法可用化学药剂毒杀,亦可在早晨成虫活动迟缓时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

(9)蚜虫

是幼苗期发生的一种根蚜,咬食根部汁液,平时不易发现。6~8月可发生于叶部,影响大黄正常生长。移栽前可将带有根蚜的幼苗根茎放在45%乐果乳油1500倍液中浸渍后再栽。地上部发生蚜虫可用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延胡索原植物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元胡、延胡。延胡索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延胡索以块茎入药。

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为大宗常用中药。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中文学名

元胡

拉丁学名

CorydalisturtschaninoviiBess.f.yahusuoY.H.ChouetC.C.Hsu)

别称

延胡索、玄胡

植物界

罂粟科紫堇属

形态特征

茎折断后有黄色液汁流出。叶互生,

全缘或顶端有大小不等的缺刻。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紫红色或绿白色,不等长,果长圆形。

品种分类

1.延胡索

别名:玄胡索,元胡

元胡

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 Bess. f. yahusuo Y. H. Chou et C. C. Hsu ( C.bulbosa auct. non DC.,C. yanhusuo W. T. Wang)──

多年生草本,高10一20cm。块茎扁球状,直径0.5—2.5cm,黄色。茎基部具1鳞片,鳞片和下部叶腋内常生小块茎;茎生叶具长柄,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疏生3一l0花,苞片卵形或狭卵形,全缘或下部具齿;萼片小,早落;花冠红紫色,上花瓣长约2cm,边缘具齿或波状小齿,顶端微凹,具短尖,距圆筒形,稍长于瓣片,蜜腺体贯穿距长的l/2,内花瓣暗紫色,雄蕊束披针形;子房线形,花柱细,柱头近圆形,具8乳突。蒴果线形,种子l列。花期4月。果期4—5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360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