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读音:[shěng][xǐng]
部首:目 五笔:ITHF
释义:
[ shěng ]
1.地方行政区域:~份。~会。
2.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
3.简易,减免:~略。~称。~写。
4.中国古官署名:中书~(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
5.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 xǐng ]
1.检查:反~(检查自己)。~察(考察)。吾日三~吾身。
2.知觉,觉悟:~悟。发人深~。
3.看望父母、尊亲:~亲。~视。
1、省部首:目。
2、省(拼音:shěng、xǐng)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像用眼观察草木,本义指查看、观察,与“眚”同源,读xǐng ,引申为检查。又引申为探望、问候。
3、还引申为觉悟、明白。省又读作shěng,意指减少。引申指除去、消除,又引申为节约。省用作名词时,指一些禁止人们出入的地方,后又引申为官署名称,又引申指地方行政区域。
"省"的部首偏旁是"目"。
省 [shěngxǐng]
笔划 9
结构 上下结构
笔顺 竖、撇、点、撇、竖、横折、横、横、横
一.释义
[ shěng ]
1.地方行政区域。 2.节约,不费。 3.简易,减免。4.中国古官署名。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5.古代称王宫禁地。
[ xǐng ]
1.检查。 2.知觉。3.看望。4.名词,会意。本义:察看。
相关词语
省 shěng 略 省 shěng 钱 省 shěng 事
反省 xǐng 省 xǐng 悟
三.例句
1. 面对失败,你应该反省自[xǐng] 己,而不应怨天尤人。
2. 对于这件事,老师叫小明要多反省[xǐng] 一下自己。
3. 罚检讨是为了让我们端正态度、深刻反省[xǐng] 。
4.这道题的答案又被省[shěng] 略了。
5.小明花钱非常节省[shěng] ,让妈妈很省[shěng]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