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力 同 心”的成语有4个:
1、毕 力 同 心
【拼音】: bì lì tóng xīn
【解释】: 犹 言 齐 心 协 力。
【出处】: 唐 · 陆 贽《兴 元 论 赐 浑 瑊 诏 书 为 取 散 失 内 人 等 议 状》:“毕 力 同 心,共 平 多 难,止 土 崩 于 绝 岸,收 板 荡 于 横 流。”
【拼音代码】: b l t x
【近义词】: 同 心 协 力
【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 齐 心 协 力
2、戮 力 同 心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解释】: 戮 力:并 力;同 心:齐 心。齐 心 合 力。
【出处】: 《墨 子 · 尚 贤》:“《汤 誓》曰:‘聿 求 元 圣,与 之 戮 力 同 心,以 治 天 下。’”
【举例造句】: 以 为 足 下 当 戮 力 同 心,匡 翼 汉 室,而 阴 谋 不 轨,以 身 试 祸,岂 不 痛 哉。 ★《三 国 志 · 魏 志 · 袁 术 传》
【拼音代码】: l l t x
【近义词】: 同 心 同 德、同 心 协 力、齐 心 协 力
【反义词】: 四 分 五 裂、分 崩 离 析、同 床 异 梦
【用法】: 作谓语;形容 团 结 一 致
【英文】: pull together and work hard as a team <make concerted effortsunite in a concerted effort>
【故事】: 夏 朝 末 年,末 代 君 主 夏 桀 非常 残 暴,对 内 实 行 残 酷 统 治,百 姓 怨 声 载 道,民 不 聊 生。诸 侯 小 国 商 的 国 君 汤 是 一个 贤 明 的 君 主,他 找到 大 贤 人 伊 尹 辅 佐,商 国 实力 空前 强 大,汤 见 时机 成 熟,君 臣 戮 力 同 心,齐心合力,终于 灭 掉 夏 朝。
勠力同心(lù lì tóng xīn)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
译文:从前我们先君献公、穆公友好,同心协力,把盟誓。
近义词: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同心同德,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xīn tóng dé,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出自《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译文:今天他们虽然有千万人,但是离心离德,我们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
2、万众一心,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 zhòng yī xīn ,意思是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译文:万众一心,还是挡不住,何况十万呢!
戮力同心[注音]
lù lì tóng xīn
[释义]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语出]
《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
[正音]
戮;不能读作“chuō”。
[辨形]
戮;不能写作“戳”。
[近义]
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
齐心协力
[反义]
四分五裂
分崩离析
同床异梦
[用法]
形容团结一致。也作“同心戮力”。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