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是一种以果蔬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辅料,经糖或蜂蜜或食盐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
唐代,将进贡朝廷的水果用蜂蜜浸泡保存。到宋代,制作精细,品种多样,由蜜渍发展为兼用蔗糖干制两大类。经选果、洗净、浸泡、熬制等工序制成,色味俱佳。
蜜饯主要分为三类:
(1)糖渍类蜜饯
糖渍蜜饯由果肉加糖共煮,其成品一般浸渍在浓糖液中,果肉细致,味美。
如蜜饯红果、蜜饯海棠、蜜饯榅桲以及糖青梅、糖桂花、糖玫瑰花等均属此类。
(2)返砂类蜜饯
原料经糖渍糖煮后,成品表面干燥,附有白色糖霜,如:糖冬瓜条、金丝蜜枣、金桔饼等。
如各种瓜条、糖桔饼、糖藕片、糖姜片、糖金桔,糖莲子、糖荸荠、青红丝等均属此类。
(3)果脯类蜜饯
经糖渍煮制后烘干而成,其色泽有棕色、金黄色或琥珀色,鲜明透亮,表面干燥,为稍有粘性的干制品。如苹果脯、梨脯、桃脯、沙果脯、枣脯、香果脯、青梅脯、山楂脯、海棠脯等均属此类。
蜜饯也称果脯,是以桃、杏、李、枣或冬瓜、生姜等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除了作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蜜饯也可以用来放于蛋糕、饼干等点心上作为点缀。“蜜饯”原意是以果蔬等为原料,经用糖或蜂蜜腌制的加工方法,现已演变成为我国的传统食品名称。传说蜜饯是明朝时期的御膳房发明的,“蜜饯”原意是以果蔬为原料,经用糖或蜂蜜腌制的加工方法,是一个大概念,北京、台湾、潮汕、肇庆为蜜饯主要产地。
蜜饯是以果蔬为主要原料经糖或蜂蜜腌制的食品。蜜饯,包括蜜饯类、凉果类、果脯类、话化类、果糕类和果丹类等,可作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放于蛋糕、饼干等点心上作点缀。
苏州是我国生产蜜饯最早的地区之一,盛产梅、杨梅、桃等40多种果品,为制造蜜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中国有关蜜饯较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人赵华所撰《吴越春秋》一书中“越以甘蜜丸(木党)报吴增封之礼”。
蜜饯的发展历史
蜜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人赵华所撰《吴越春秋》一书中有"越以甘蜜丸(木党)报吴增封之礼。"的记载。这是中国有关蜜饯较早的文字记载。
进人唐宋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果品和养蜂、制糖业的发展,使蜜饯加工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煎、酿、曝、糁"等—整套加工工艺,从而使蜜饯食品的产品及品种大为增加,成为一种独立于食品之林的"蜜煎"食品。
至元明时期,蜜饯的加工无论在加工技术和花色品种上都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其加工工艺日益完善,趋于成熟,不仅闻名于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国生产的蜜饯曾荣获金质奖章,博得了很高的评价。此时蜜饯的加工技术水平可以说已上升至古代的最高点,其名称则改为"蜜饯"。
新中国成立后,蜜饯工业发展异常迅速,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工厂,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使蜜饯工业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