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龙的九子分别是: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名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其名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这种人为“老饕”。《左传》中记载,缙云氏之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被比作饕餮。
饕餮贪食
“饕餮”最大特点就是能吃。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而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后人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为饕餮增添了可爱,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称作“饕餮族”。
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但是在《左传》中记载饕餮为缙云氏之子,而不是龙之九子之一。
根据《山海经》记载,饕餮的特征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见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太多了,最后被撑死。饕餮在古时候是流传说它可以把恶病、魔鬼、怪物都吃掉,所以有些古门上会雕刻它的样子以镇压邪魔鬼怪。
饕餮是一种饿兽,凶狠无比。虽然如此,饕餮依然被人们雕刻在宝鼎重器上,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饕餮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依然深受人们喜爱,继承着一种文化与精神。
饕餮纹的出现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
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鹿、像山魈;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而在诸纹饰中,以饕餮纹为虎形的认知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