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原为中国的内河,现在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
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7.6亿立方米,拥有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多条支流。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洪水特征:
鸭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大洪峰流量为17200立方米/秒。由于历史上曾发生过特大洪峰和水灾。为防止水患,于民国年间在丹东市内江岸一带修筑了多处土坝和混凝土结构的江堤。江堤高五公尺,宽二公尺,长二公里,设有十四座坝门,以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并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拥有水丰、太平湾等数个大中型水电站、水库。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含朝鲜水面),保护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丹东鸭绿江游览区位于鸭绿江中心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含中朝共管水面),保护区面积200平方公里。鸭绿江流径丹东市约300公里。
发展历程:
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始建铁桥,先后在丹东和朝鲜新义州市建了两座。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开闭式桥梁。1950年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桥墩至令犹存。第二座桥建于1940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940米,属中朝两国共管。它是中国朝鲜两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观光览胜的景点。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因鸭绿江及鸭绿江桥得名。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在早以前,鸭绿江的古称为马訾水。鸭绿江古称坝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地理位置:
鸭绿江游览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以其山清水秀,一览中朝两国自然风光而独具特色。鸭绿江游览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与朝鲜碧潼、清水、义州、新义州隔江相望。泛舟江面,两国风光尽收眼底,江水蜿蜒舒缓,岸山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古代城堡遗址,明代万里长城遗迹,近代战争遗迹,现代桥梁和大型水利工程,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游览区区分为六大景区即江口、大桥、虎山、太平湾、水丰、绿江景区。
鸭绿江原为中国的内河,现在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鸭绿江中的朝方岛屿一绸缎岛和薪岛已经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鸭绿江流域森林资源丰富,分布以红松、枫、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和栎林,林内有东北虎、豹、熊、野猪、狼、雉鸡,盛产大银鱼。
鸭绿江(汉语拼音:yā lù jiāng)古称浿水、马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是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南麓海拔2300米处的长白山天池,然后流向西南,流经中国吉林、辽宁两省,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全长795公里,其中流经吉林省境界长575千米,辽宁省220千米,流域面积6.19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为3.25万平方公里,鸭绿江入海口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端。鸭绿江是朝鲜境内最长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