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八股的区别

聚客2022-06-05  3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套制度,一直为外国人所推崇。这种制度被称为“科举制度”。许多外国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解决国家人才问题和平等问题的手段。因为科举没有门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子成为朝廷的官员,让家人引以为荣。

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随着历史的发展,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面对人才问题。秦汉以前,国家的统治者要用人,就实行分封制,统治者把属于自己的官职、土地和人民分配给宗室、亲属和大臣。这就形成了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后来这些分封官,随着割据一方成为霸主,破坏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秦汉以后,虽然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分封制,但是皇帝的儿子和亲戚还是可以分封制的。王朝要发展,总要有人才干活,宗族分封不过是为了防止异姓王作乱。这就是刘邦的打法。那么,刘邦建汉朝后,如何选拔人才呢?汉代实行“估价”和“征收”的做法。所谓“考核”,就是大臣和地方官员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人才,也叫“举荐”。所谓“征讨君主”,就是高级官员认为自己的下属或公仆有一定的才能,向皇帝推荐。这种制度虽然比分封制好,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任人唯亲,大家都想推荐自己的人。所以东汉出现“朋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在做曹皇帝的时候也意识到了人才选拔的弊端。所以曹操曾经提出过“唯才是举”的思想。曹丕即位后,为了达到曹操选拔人才的目的,在州县设置官员,主要是考察人才。当时他把人才分为九等,按等级推荐给州县。但这种选官,家世等级最高的就是上品,导致“上品无蜗居,下品无家室”。所以曹操只是提出了一个目标,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没有入选。

到了隋朝,针对以前选官存在的问题,隋文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到了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的好处在于杜绝了士大夫阶层的后代做官的问题,向普通人敞开了大门。但是,普通人毕竟是少数,这种问题一开始并没有改变。

从考试内容来看,隋朝注重政策理论,也就是为经学和政治事务而写的论文。这是一种进步,否则就没有衡量身高的标准了。在唐代,我们重视明经和进士的考试。明经考经,进士考诗赋。明经的内容来源于九经。所谓“九经”,就是三礼、三传、易、诗、书。

粘贴的考试方法也叫“粘贴经文”。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过,就是经文原文中填空的问题。而明经不要求写文章,只要求背经书的注释。可见唐朝理科考试比较容易。

唐朝的科举方式用了很久,考生也找到了自己的路。只要他们能熟练地背诵经文,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明清时期,八股文开始流行,要引经据典,要阐述,要有自己的见解,相当于一篇论文。虽然与唐朝有关,但八股文却成了真正科举考试的“重头戏”。

来源

那么“八股文”是谁发明的呢?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自古就有。不是谁发明的,只能从源头找。

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文体,注重写作技巧和理论技巧。这一技能并非明清所独有。如果算的话,是王安石推行的一种考试技巧。据说“熙宁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提倡的八股文一直保留到清末。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他还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他两次出任宋朝宰相,都是为宋神宗改革服务的。王安石的改革包括税收、农田水利和军事建设等内容。同时,在科举考试中,王安石认为宋朝沿袭了唐朝的制度,科举中的诗词赋以啰嗦、不实用为主。他向建议,恢复古代的读经选士方法,变诗词赋选士为义文选士,以文解经,以文论功决定谁做官。

表面上考证是“复古”,实际上是改。当时王安石的提议在朝廷中受到很多人的争议。苏轼提倡诗赋,只有王安石坚持经学。毕竟王安石是宰相,宋神宗也同意。他上书鼓励立学,教授经学,批判唐朝的经书诗词,说“修习经学者善背数字,倾向宣扬故里者好字”。按理说,宋神宗说话的时候应该是和善的,但是他对宋朝的公务员太宽容了。苏轼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王安石进行了讨论。这场讨论对后来的八股文影响很大。

苏轼认为:“得人首先是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负责。使君知彼智,朝廷有责廉之政,故无小官奴才。虽然用今天的方法,但我觉得绰绰有余;如果你不知道别人的智慧,不承担现实政治的责任,那么你的官员和侍从往往会苦于没有人。学校给的贡品呢?虽然复古系统,但我觉得还不够。

有可能的时候,事情就有起有落,这样三代圣人今天复活,他们的当选也是正当的,有学问做保障。此外,学校是在李青时期建立的,世界以为和平在等待。到今天,只剩下空的名字了。今陛下必求德艺,责九年丰功伟绩,改今之礼俗,同时尽人之力治宫,集人之财养游,设师为学;那些单纯但不帅的人,和那些远离屏幕的人,和那些相继行动的人有什么区别?至于贡品,或曰乡为德而略作文章;或者你要改经、糊墨、考义,这些数字不真也不假。

夫欲德,在于君修身以示事,判好恶以示俗。如果他要为它立个名,那就是教世人虚伪。以孝取人,勇者割其份,畏者葬其墓。便宜人,则车、马、烂衣、烂食之弊,谁能在万物之上意。文章自明,故策有用,诗赋无用;从政事上讲,诗、赋、策都没用。但是,那些从祖上起就没有被废的人,以为他们是为了得士,不过如此而已。现代文章华丽,一点也不像杨仪。如果十亿美元还在,一个忠诚聪明的人就会在。研究古代经典,没有像孙富、这样的,以至于傅、史还在,迂腐富家之辈也就诞生了。自唐代以来,写诗的名臣不计其数。为什么他们输给世界,要废除他们?”(《宋史》)。

为什么要拿出苏轼这段话的原文?因为苏轼说的有道理,如果宋神宗听了苏轼的话,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八股文。天下科举不会那么难。

王安石不亏大家。他反对设立老师,用经文束缚人才的想法。他认为,世界上的人才不一定要经过学校,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才能来就业。

苏轼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但深受前世影响。和王安石的思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王安石主张兴学、立师、教经,意为“化人为俗”。当宋神宗问王安石如何看待苏轼时,王安石说:“今人才少,学术不同,故有异论,故不能道德。一德之学,欲修之学,朝贡法不变。如果说这一科的人多了,他们从官位上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就没有贤惠的空间了。如果说题材好,其实不然。今天,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只是在强调世界的完整性。你关起门来学诗学赋,做官不学人情世故。此纪败坏人才,不如古。”

王安石作为宰相的言论当然比苏轼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意见确实符合宋神宗的要求。因此,英苏之争最终导致王安石的建议得到了宋神宗和大多数大臣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八股文的源头是王安石,但这个源头总是被历史遗忘。

疾病

王安石主张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实际上是为了在宋代选拔更多的人才,但王安石不知道,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在摧残人才。王安石在后来的实施中感受到了一些东西。他曾遗憾地说:“我本想把一个书生变成一个书生,但我的意思不是说书生就是书生。”(如陈师道《谈丛》所载)

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开启了明清八股文选本的先河。八股文主要阐述儒家思想,与王安石的理念相同。因此,从宋神宗的科举改革到清朝,基于经典和义的学者选择没有改变。

王安石变法后,文章成为获取功名的主要手段。从宋到清,文章的形式和八股文的模式,也称为八股,一直没有改变。

宋代科举中很少有义文,但《文房四宝提要》中提到蔡的《自尊自爱先王》是当时典型的八股文。

张庭坚的经文出自《商舒威子》。这里的“经”字,就是规划的意思。这个标题意味着阴既困惑又残忍。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子,他的两个叔叔姬子和弼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前王的忠诚。魏子逃走,后降周,被封于宋。姬子成了奴隶,比根被杀。 这三个人是儒家推崇的。

从内容上看,宋人的程式化写法已经形成,与明清的八股文没有太大区别。宋人的断题、入题等程式化写法比较分散,约束不多。从此明清八股文就不一样了。

宋代八股文出台时,当时的一些考生为了讨好考官,经常会写一些互相较劲的文字,也大量使用对仗句。清代人钱大昕说:“宋熙宁时,以经选士,虽变五七言,但士习惯于排列夫妇,文风通顺,彼此对立,如出一辙。”在梁章钜的《言出必行》中,有一些关于宋代夫妇的文章。这里就不举太多例子了。而宋代经典的出现,尤其是线条舒适的文字,为明清八股文奠定了基础。

八股文很难写,尤其是写华丽的文章,皇帝和考官更难喜欢。需要很深的儒学功底和很强的古文驾驭能力。所以古代科举很难,八股文写得不好想考上比登天还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24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