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指的是5两。我们知道1斤=10两,半斤就是一斤的一半,也就是10两÷2=5两。或者是十个1两拿出5个1两加在一起就是5两,也就是半斤的量是5两。这就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答:半斤相当于5两。没错就是5两。
斤与两的单位换算
斤和两都是衡量质量或重量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一斤等于十两,即1斤=10两。在中国古时候,斤与两的换算关系是十六进制的,一斤等于十六两,即1斤=16两。所以在阅读古典文献遇到的称重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别把过去与现在的质量或者重量概念在生活中选择最合适的重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十分有意义的。
现在的半斤等于五两 。斤与两是十进制,一斤十两,半斤当然是五两了。古时的半斤等于八两。
斤是我国常用的重量单位,国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换算关系如下:
1两 = 0.05千克 = 50克
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1斤 = 0.5千克 = 500克
1千克=2斤
1斤=500克
扩展资料
半斤八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jīn bā liǎng。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成语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
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
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3、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示例】
1、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 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2、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
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半斤八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重量单位
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现在的一斤是十两。所以半斤在古代就是8两,在现代就是5两。
两,又作両,是东亚传统的质量单位,中国在汉代之前已经出现,再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实际质量历代不同,传到各地后亦各自有所变化。
扩展资料: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