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名叫殿军,原指军队行军走到最后面的部队。现代汉语中,殿军一词已经被约定俗成,取殿军为三军之后的意思,将其意思更改为冠军、亚军及季军之后的第四名。
殿军一词出自《晋书·王湛传》:”故大禹、咎繇称功言惠而成名于彼,孟反、范燮殿军后入而全身于此。“原指行军时居于尾部,后来用以称比赛入选或考试上榜的末名,似近于”殿底“。
扩展资料:
比赛中将成绩最佳者称冠军,第2名称亚军,第3名为季军。
远在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1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是楚国有一位奋起反抗嬴秦暴政的大将宋义,英勇善战,十分威武,秦兵屡屡败于他的手下。由于他战功赫赫,位居诸将之上,于是楚军将士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卿子冠军”。
到了汉代,冠军一词继续沿用了下来。据《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就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
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至于亚军,由是由于亚是次一等的意思,也就是低于冠军的优胜者。在古代,有“亚圣”、“亚父”诸称。学者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季军”,指名次低于冠军、亚军的优胜者,是指竞赛的第3名。在我国的旧历中,春季的3个月分别叫孟春、仲春和季春。
参考资料:冠军 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殿军 百度百科
除前四名外,均以名次称呼。后面依次为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第八名、第九名、第十名。
冠军的意思就是冠于诸军之上的将军,现在多用于比赛的第一名。
亚军:仅次于一等的称亚,如古时称仅次于父亲的人为亚父;称仅次于孔子的孟子为亚圣;汉朝称准备递升宰相的御史大夫为亚相。
季军:兄弟中排行最小的称季,竞赛中一般取前三名。第三名最小,故称季军。
殿军:第四名为殿军,也源于军事,在行军中殿后的部队。
季军介绍
1、一说:伯仲叔季里的季是指兄弟里排行最小的,竞赛中一般只取前三名。第三名最小,故称季军。
2、又一说:“季”原是“末”的意思,旧时指农历一个季度最末一个月,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即指三、六、九、十二月,“孟”和“仲”分别指一个季度的第一和第二个月,一个季度是三个月。
按“孟”、“仲”、“季”的次序,“季”慢慢便成了“三”的同义语,古时作战又常把军队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后军排列第三,即为季军,沿袭下来,“季军”也成了第三名的同义语。
第五名叫做瑙军。
至于瑙军的由来,目前没有公布的资料详细的记录过,所以暂时不详。前七名分别是:第一名冠军 第二名亚军,第三名季军,第四名殿军,第五名瑙军,第六名剀军,第七名太军。
详细介绍:
冠军: 冠是帽子,引申为领先,中国古代把战功显赫,英勇善战的人封为冠军将军,意为将军之冠。
亚军:亚是次之,仅此于冠军,就是亚军。
季军: 季军是根据节令起名的,因为每个季度有三个月,每季的第三个月称为“季月”,所以第三名就叫做季军。
殿军: 因为古代军队行军,担任后卫任务的部队叫“殿军”,所以用“”殿军”形容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