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间。
《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以及2页4幅的过洋牵星图。其中的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对何处有礁石或浅滩,也都一一注明。
扩展资料:
绘制过程
该图制作时间不详。一说作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全体下洋官兵守备南京期间。其时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加之暂停时间较长,有暇整理,遂将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航程综合整理,绘制成整幅下西洋全图。是为郑和使团适应下西洋的需要而集体编制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制作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
扩展资料
《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是由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名叫做《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
航海图以南京为起点,出海后沿海岸南下,一直到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越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即今斯里兰卡)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在这里,开始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横渡印度洋到非洲东岸;另一条从溜山国横渡阿拉伯到霍尔木兹海峡。
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绘制了530多个地名,包括了亚非海岸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航线各50多条,更附有很多用作导航的定位数据,很具实用价值。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海船的远航经验甚为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