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位于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银道面以北约8秒
差距处,并与其他恒星一起绕银心转动。太阳是一个直径约1.4×106
公里的气体球,由于引力的作用,太阳的密度和温度是向内增加的。
表面温度约6000k,密度极其稀薄。在这样高的温度下不可能存在固
体和液体,在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绝大多数物
质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阳中心,温度超过1.5×107k,压力约3.4
×1012牛顿/平方厘米,密度达160克/立方厘米,在这种高温、高压、
高密度的环境中,发生着氢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主要以辐射的形式稳定地向空间发射,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
能量到达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是除
地球以外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详细考查其表
面结构的恒星,所以对太阳的研究人们历来十分重视。
我们能够直接观测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
色球、日冕三层。从总体来说太阳是稳定的,但它的大气层却处于
激烈的局部运动之中,黑子、耀斑等日面活动现象就是这种运动的
结果。通过太阳光谱分析得知太阳大气的化学组成情况.其中含量
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氧、氮和碳及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元
素。按质量计,氢占71%,氦占26.5%,其他元素占2.5
%。已经确
定存在于太阳大气的元素约有69
种,它们在地球上都能找到。目
前还无法直接探测太阳内部的情况,但一般认为太阳内部与太阳大
气的物质组成相差不大。太阳的自转非常缓慢,而且不同纬度处自
转的周期不同。在赤道上,自转一周要25天,而两极附近自转一周
需35天。太阳的寿命估计为100亿年,目前已度过了约50亿年。目
前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在氢原料耗尽之后,将由氦和其他较重元素
的核反应维持其能源,变成一颗红巨星,然后再转变为红超巨星。
当太阳上所有的核能都耗尽时,它将坍缩成一颗密度很高的白矮星,
并释放出引力势能。最后,白矮星的收缩停止,变成一个不发光的
黑矮星,太阳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太阳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太阳的三大特点是远、大、热。
其次是太阳的第二个特点“大”,太阳的体积:大约1.412 ×10^18立方千米(地球的1300000倍)。
然后是太阳的第三个特点“热”,太阳的大约表面温度: 5770开。
在茫茫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宇宙中的任何一颗恒星的质量都要大于太阳,在造的太阳风延伸到100天文单位远的日球层顶。这个太阳风形成的“气泡”称为太阳圈,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连续结构。太阳或日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6)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参考资料
太阳.搜狗百科[引用时间2017-12-20]
太阳的特点:1、太阳会发光、发热,太阳的表面温度为5770开尔文;
2、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百分之二;
3、太阳会自转、公转,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
4、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0000倍,太阳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六;
5、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0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周期大概是2、5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