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东邻黄山市黄山区、休宁县,南接休宁县、祁门县,西接祁门县,北接黄山市石台县、黄山区,总面积857平方公里。地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5.5℃,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7.1℃,冷月(1月)平均气温3.7℃。辖5镇3乡,2019年常住人口8.3万人。
黟县是“徽商”和“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甚至还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等古村落。易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的村庄”、“桃花源里的人”。西递、宏村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成功晋升国家5A景区。
易县位于安徽省南端,东经117° 38′30″与北纬118° 6′之间,北纬29° 47′至30° 11′30″之间。东兴岭、罗岭、三福建至涪陵,与黄山区、休宁县相邻;从排岭、南马岭、霸王涧、南坪山到凌涛,到南部的休宁县、祁门县;西起西武陵,沿渔岭、黄金剑至狼山,与祁门县相邻;北起石门坑、犁壁拱、社岭、银溪岭,至汤底岭,与石台县、祁门县相邻。距黄山市所在地屯溪54公里,距省会合肥463公里。南北最长47.8公里,东西最宽44公里,总面积857.8182平方公里。
黟县位于黄山及其南北坡上,峰峦连绵,山高谷深,具有明显的皖南山区特征。
易县地貌的发育形式是地壳变动和外力作用下发展演化的结果。约8.5亿年前,前震旦纪地层被晋宁运动完全褶皱,构成了黄山的基本地貌轮廓,以后大部分处于上升期。从大约3 . 5亿年前到4 . 1亿年前,加里东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升运动。约1.95亿年至2.8亿年前,印支运动形成了NE向的线性褶皱,形成了NE向延伸的山脉。
从此易县地貌趋于基本固定。由于黄山的影响,黟县分为南北两个丘陵区。到了8000万年前的燕山期,以断层运动和频繁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此时孕育出了新年山、大佛殿、三福建山、防帽岭、凌星山等五座山峰的胚胎,以及玉亭古地的洼地带,相继发育出县城的地貌。8000万年来的燕山运动,特别是200万年来的第四纪,表现为强裂缝的间歇性上升,侵蚀构造和地形的发育,河流对源头的强烈侵蚀和下切,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的发育。
易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最低气温15.4℃(1976年和198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16.4℃(1978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1℃,冷月(1月)平均气温3.7℃。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1967年7月和1月,分别为40.0℃和-12.2℃。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冬、秋、盛夏变化不大。
县中部中山南坡平均气温比北坡高0.6℃。山体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温度降低0.5℃。
3月下旬4月上旬,经常出现“倒春寒”,日最低气温不足0℃;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10℃,连续降雨3至4天或4天以上,连续四天日照时数低于2小时,发生概率为58%。“秋分寒”多发生在秋季,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20℃,9月中旬前发生的概率为50%。
易县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的中山,属于青衣江和新安江。水北流入石台县,经黄山市太平湖流入青衣江;南水通过横江、屯溪流入新安江。
易县河流发育方向一般为310-340,部分为南北向。水系类型有三种:放射状,侵蚀严重的中山地区较为常见,尤其是三福建、新年山、大佛堂地区。树状水系是易县最常见的水系类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网状,主要分布在低丘地区和县域盆地。
山区和高丘地区的河流,河床窄,坡度大,流速快,河浅,礁石多。水位随降水频繁涨落,起伏剧烈。除清溪河、宣溪河、张西河可以用木筏运输外,一般不通航。除清溪河、客村河、漳水河外,还有一条支流发源于祁门县外。都发源于黟县,都流出了国。全县主要河流有章水河、玉山河、张西河、清溪河四条,10公里以上河流12条,10公里以下河流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