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最高境界是杀人于无形,而杀手们之所以异口同声的使用冰弹,证明了冰弹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普通子弹可以溯源,而自己做子弹就繁琐了。但是,特殊的冰子弹找不到来源,无法追踪枪支。但是隐形冰弹真的存在吗?
在电影《头号通缉犯》和Dan middot在布朗的小说《欺骗》中,杀手使用的冰子弹可以在无形中杀人。作为杀手,你可以杀人于无形,你可以逃跑,甚至没有被追踪的可能。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是被第二个枪手用冰子弹暗杀的。
所谓冰弹,就是杀手可以用冰弹远距离狙击,目标中弹后死亡,身体的余温融化冰弹。唯一的证据被销毁后,凶手的信息就无从追查了。但是冰子弹真的存在吗?如果要做冰子弹,有三种可选材料,纯净水,二氧化碳,氮气。虽然这三者无色无味,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但是氮气液化所需的低温达到零下195.8℃,对变成固体的要求更高,所以用氮气制造冰子弹不现实。
用水和二氧化碳制作冰子弹就可以完成,水的温度在零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降低。冰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而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是一种常见且易得的物质,所以用逆向成型的方法制作冰子弹是可行的。但是,冰弹做出来并不代表它能隐形杀人,因为冰弹是弱的。
冰弹虽然可以做出来,但是发射就成了问题,因为子弹是在引爆火药的情况下发射的,而引爆火药达到的温度高达2500-3500℃。几天的发射时间很短,但是冰弹会在瞬间融化。即使发射,枪膛的温度也无法让下一颗冰弹存在,因为连续发射时枪膛的温度会达到300-500℃。
冰子弹也很脆弱,高强度射击会把它们变成冰渣。而且就算能完成发射,海拔也会让冰弹很快融化。不可能远距离射击,甚至射出来的都是冰渣或者只有水,更谈不上什么伤害。金属制成的子弹能经受住这些考验。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反之亦然。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站在5米开外,揉成一张100美元的钞票扔向你。你可能没有我的胳膊疼。但是,如果我拿一个1元人民币的硬币,用同样的力量打你5米开外,也许你的头就碎了。同理,质量过小的子弹射程、精度、破坏力都不如质量大的。因此,选择金属合金作为弹头的原因是为了增加相同体积子弹的重量。所以冰弹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用它隐形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