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什么情况?艾滋病是一个我不想谈论的话题。艾滋病事件发生在2009年河北省容城县的一个女孩身上。她的前男友在网上污蔑她有艾滋病,和279个人睡过,并在网上曝光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她锒铛入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件。
艾滋病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女主角叫闫德利,男朋友叫杨。杨不满闫德利的分手,决定报复她。于是她用自己的身份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发表了一篇关于闫德利患艾滋病的文章,说她小时候被继父强奸,然后做小姐,感染了艾滋病。我还接诊了279名患艾滋病时的男性,并列出了与闫德利有过性接触的男性的电话号码。这是艾滋病事件的开始。
三次检测后没有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事件一出,被网友广泛转发,声称必须找到279名暴露男性,避免被艾滋病感染。这段时间,闫德利遭到了大量网友的辱骂和诋毁,她的家人和她都受到了严重的精神伤害。闫德利一直否认自己有艾滋病,博客也不是自己写的。后来去检测中心做了三次检测,发现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
在艾滋女事件公布的279名男性的电话名单中,发现了荣成当地的一名警察。公安机关开始关注这一事件,并要求闫德利收集诽谤证据,开始立案调查。根据 发表在博客严 闫德利说,只有她的前男友杨有这些照片。警方把目标锁定在杨,艾滋病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2009年10月21日,北京警方在北京找到一名与闫德利前男友同名的男子。2009年10月23日,荣成警方在北京宣武某小区将闫德利前男友杨某抓获。 女性艾滋病事件 被解决。
判三年
2010年4月9日 艾滋病 事件的始作俑者,闫德利的男友杨,因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被容城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杨还用两个手机号向闫德利的亲友发送闫德利的裸照和侮辱性语言。
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应该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遏制恶意炒作和对公民人格、名誉的侵害。网站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吸引眼球而放弃责任,放纵甚至追求一些轰动效应。这样会构成恶意炒作,也需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