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布袋戏又称“戏”、“花戏”、“掌戏”,是布袋戏的一种。漳州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成的综合艺术。
漳州木偶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传至广东、台湾省及东南亚部分地区。自清中叶以来,漳州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木偶剧团,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有“富春”、“复兴”、“牡丹亭”三个流派,各具特色。两百年来,传了八代。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是布袋戏的一种。南宋漳州周知朱,曾发文《劝禁戏文》和《节制城寨,不得以祈福为名取财物或装傀儡》。
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正月初十,放灯笼至十六夜,祠内用鳌山设木偶以动。”说明漳州木偶戏在宋至次年间已经兴盛。清朝中期以后,出现了许多木偶剧团俱乐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游富春、复兴、牡丹亭三个流派,各有特色(后牡丹亭列为复兴派)。富春学派创始人陈文普和复兴学派创始人林鹏。
200年来传了7代,最流行的是富春派。清末民初,漳州木偶戏有100多个班。民国10年前后,陇西、海城等地的富春学堂有13个班,其中有恒富春学堂,复兴学堂有5个班,其中有金同兴学堂。民国十九年,金童行被华侨聘请到远至泗水(新加坡)和缅甸仰光演出三年。抗日战争后,社会经济萧条,木偶戏衰落。
漳州布袋戏的特点是直接用手掌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使其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它不仅能体现人类戏剧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还能表演一些人类戏剧难以做到的动作。具有技艺精湛、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
布袋戏的操纵是用手自下而上,手掌作为木偶的躯干,食指托住头部,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支撑左右手臂。一个熟练的艺术家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和感情不同的木偶。布袋戏尤其擅长武打场面和刻画人物。
传统木偶戏按照乐调、词调、表演方式可分为南、北两种不同流派。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泉州流行南派,唱南调即布袋戏,表演上采用梨园戏为派;漳州的布袋戏属于北方派,唱北方调,如昆曲、京腔等。,表演采用京剧流派。
如今,随着布袋戏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融合,南北特色逐渐交融。
从人文历史的考证来看,闽台文化原属一家。它的母体是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省的布袋戏是福建文化在台湾省的移植和延伸。通过闽台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岸木偶艺术的发展,也加深了两岸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对促进祖国统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闽台布袋戏同根同源,对漳州布袋戏的发展、历史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现代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