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半会小雨,谁见枝会历乱。”今天是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昼夜平分。随着气温的升高,全国很多地方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这一天,人们“立蛋”,送春牛图。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踏青”的大幕逐渐拉开。
春秋祭月。
在古代,春节又称“日中”、“昼夜之分”、“仲春之月”,并不是一个传统节日,而是一个表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从它的别名中也可以看出来。
春分等于昼夜,之后阳光直射逐渐北移,白天变长,夜晚变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丰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到:“在春分,阴阳各半,故昼夜寒暑。”
《明史·历一》云:“分为黄赤交之点,日至此点,昼夜平分。因为与农耕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至今还留下“春分无雨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在古代,春分时有祭祀太阳的盛大仪式。《礼记》记载:“祭日坛。”按照孔对的注释,那是“春分”。自周朝以来,这一习俗代代相传。清代潘荣弼的《景帝岁时祭生》也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是国之大礼,民不可擅拜。”
在明清时期,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在甲、丙、戊、庚、仁年间,皇帝亲自祭祀,其余年份由官员祭祀。
你对「下蛋」和「送春牛」的习俗了解多少?
在春分这一天,虽然民间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一些有意义的习俗和游戏流传了下来。比如“竖蛋”也叫“竖蛋”。
游戏简单易玩:选择一个光滑对称的新鲜鸡蛋,轻轻竖立在桌子上。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成功的概率还是蛮高的。俗话说“春分到了,鸡蛋都好看”。
“这是春分的独特习俗。因为气候上昼夜平分,只有这个节气可以分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民俗专家王娟解释说,除此之外,鸡蛋与春天万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关,所以没有其他节气。"
春分的时候,还有人挨家挨户发春牛的图片。以前发图的多是民间好脾气的歌手。在发送图片时,他们还会说一些关于春耕的吉祥话。虽然文字生动,但押韵也很美。俗称“说春”。
此外,有些地方在春分那天,农民会按照习俗给自己放假,煮一些汤圆吃,然后煮十几个不加馅的汤圆,放在田里,美其名曰“粘鸟嘴”,防止它们破坏庄稼。
放风筝...郊游开始了。
春分的天气无疑是适合旅行的。例如,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机。郊区、公园...经常可以看到游客拿着风筝或者拿着风筝线,有时候大人也会参与其中。
风筝的种类很多:王耔风筝、鲢鱼风筝……从大小来说,大的有两米多高,小的有两三英尺长,还有小号风筝供孩子们玩耍。
王娟说,春天始于立春,春分可以说是踏青的开始,也是清明节的前奏。人们开始感受到郊区的春天。
从古代习俗来看,民间花神的生日离春分很近。因此,为了纪念花神,民间会举行花节,俗称花节。趁着这朵花盛开的时候,选择全家出游赏花,乐一乐。
那些关于春分的小知识
有时,春分与其他节日重合,如往年的2月2日。在专家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历法的原因,闰年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在中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春分是新年的开始,有一些重要的习俗。在中国民间,表示随着春天正式进入,人们的户外活动也在增加。
现在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除了清明节固定为节日外,没有特别大范围的庆祝活动。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民俗既有发展,也有调整。民俗专家肖芳告诉记者,春分习俗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昼夜平分,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以求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