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当法律和情感发生碰撞的时候,是最令人担忧的时刻,因为一方面受到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道德的谴责,有句话说法律原则大于情感,这也是对执法者的考验。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张扣扣的案子。看看这个案例,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如何抉择。
2018年2月15日,这本来应该是所有人庆祝的一天。大家还没有从过年的喜悦中走出来,汉中的一个村子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和恐惧的事情,一个叫张扣扣的人持刀杀死三人后逃跑。
此案一经报警,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案件性质恶劣,又正值春节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于是立即组成专案组,全面通缉张口,并悬赏鼓励群众举报。
在警方的强大攻势下,自知逃不出天地的张扣扣最终选择了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他投降的时候脸色苍白,显然知道自己的罪行有多大。据记者了解,这名男子曾在武警新疆总队服役,曾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那么他为什么要走这条不归路呢?
警方调查后认为,此案与1996年审理的一起案件有关。被打死的三个人都是他的邻居,两家人在1996年因为纠纷卷入了这起命案。但是,法院最终的判决并没有让张扣扣的家人满意,他甚至感到愤怒,所以此时,他在为当年的事件复仇。
其实在座的谁也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怀恨在心,他选择的时机也是令人恐惧的,因为他杀人的时候,正是被杀的三个人进坟墓的时候。也许他想让他们在亲人面前忏悔,所以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做。
本案,最终的审判结果是她故意杀人,故意毁坏公共财物。该案的最终判决将于2019年做出。可以说,法律还是有它自己的规则的,任何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去触碰它都会受到惩罚,而张扣扣的案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里有人会问,他的动机不应该让人思考吗?他不应该宽大处理吗?这时,政法专家解释: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运转,法律的威严也就不复存在了。没错,亲情就是亲情,法律就是法律,二者之间的取舍将是每个人都必须跨越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