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科技、经济、军事发展有些落后。但当时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飞速进步了。张伯苓提议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人是谁?他们得到了怎样的排名?话不多说。请阅读这篇文章。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7月1日,在东北大学体育系毕业典礼上,张学良亲自宣布刘长春、于希伟为运动员,宋为教练,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郝更生写信给外交部,咨询了全国体育总会的王和张伯苓。张伯苓先生紧急致电国际奥委会,为刘和于办理注册手续。
刘长春在郝更生和宋的带领下抵达上海码头,受到上海数千人的热烈欢送。中国体育协会理事王博士携夫人出席了升旗仪式并发表了告别讲话,他说: 这一次,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意义无限。我谨代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您赠送国旗。愿您用您的奋斗精神发扬洛杉矶奥运会,让中华民国的国旗飘扬在世界其他国家的面前。这是极大的荣誉。
后来,运动员们作了回答,表达了他们为国争光的决心,但余希伟没能做到。开幕式当天,中国队临时拼凑,刘长春举国旗,沈思良为总代表,随后是宋、、、沈、四名代表。比赛开始后,刘长春百米预赛11秒左右排名第五,被淘汰;200米成绩21.9秒,排名第四。虽然它并不出名,但它的姿态和勇敢精神却被外人所称道。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是第一个提出参加奥运会、加入国际体育大家庭的中国人。张伯苓出生于1876年。1892年,就读于北洋水师学堂。甲午战争期间,18岁的张伯苓正在北洋水师学车。作为一名未来的帝国海军士兵,甲午战争战败的耻辱强烈震撼了他的内心。他开始怀疑:军事救国可行吗?他认为,要救国,首先要唤醒民众,要强国,必须办教育。
1904年,张伯苓在天津创办了一所私立专门中学,即著名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的前身。后来,他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他担任校长近5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周恩来和陈省身都是他的学生。
张伯苓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体育是中华民族消灭贫穷、软弱、愚蠢、自私、分散,通过复仇获得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懂体育就当不了好老师,当不了好校长。 张伯苓不仅在办学之初就开设了体育课,而且明确规定高三前体育测试不合格或未完成规定体育课时的学生不能毕业。
1907年12月24日,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日子。第五届天津市校运会在新改建的南开中学运动场举行了颁奖仪式。作为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 这次运动会的成功让我对中国运动员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奥运会期间,虽然欧洲很多国家的奥运选手技术水平很差,获奖希望渺茫,但还是派运动员参赛。有鉴于此,中国应该立即组建一支奥运队伍。目前最需要的是加紧训练,引导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hellip hellip 张伯苓首次提出中国人应该参加奥运会,表达了中国希望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次年,天津青协刊物《天津青年5号》在青协体育干事写的一篇文章中,向全体中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能拿到奥运奖牌或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自己举办奥运会?不久之后,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三个愿望。作为目标,2008年中国人才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用了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