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耳机真无线耳机

聚客2022-05-18  12

Vivo TWS 1真无线耳机体验

对于NEX用户来说,这是最原始、最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是留给 NEX 用户,最原生和最完整的方案

如今真正的无线耳机时代,无论是音频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希望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虽然大家都在做真正的无线耳机,但是音响厂商和手机厂商的产品风格好像不太一样。

▲有线耳机真无线模块方案,图片来自:Ching3C

音响品牌的重点还是在音质上。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传输质量,进而提高耳机的声音表现。所以我们也能从各种音响展上看到很多“奇怪”的真无线产品,比如把传统耳机转换成真无线耳机的无线模块。这些也是音频厂商的研究方向。

相反,手机厂商推出的真无线耳机,会以功能和智能体验为主。

新AirPods、Galaxy Buds、Xperia Duo、华为FreeBuds等手机厂商推出的真无线耳机都是基于手机功能。如何通过耳机结合智能助手控制手机,使其不用手就能实现功能,是手机厂商在研发真正的无线耳机时考虑的课题。

是“音频设备”还是“手机智能配件”,取决于耳机的制造商。

但是对于有音频属性的vivo来说,他们想把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做一个真正的兼具音频性能和智能要求的无线耳机。而TWS1就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戴上,比AirPods好?

vivo TWS 1的充电盒外形与目前主流的真无线耳机产品相似。

充电盒的形状像一个椭圆形的鹅卵石,盖子会有磁性结构来固定充电盒的盖子。开盖声音清脆,阻尼适中,开合手感不错。如果你习惯了AirPods的手感,那么vivo TWS 1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充电盒体积不大,可以很方便的塞进裤兜里。

充电盒加耳机的重量是36g,放在口袋里不会有明显的重量感。

相比外形,vivo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充电盒和耳机的质感处理上。

Vivo TWS 1推出了“星空蓝”和“明月白”两种配色。vivo星蓝配色的充电盒和耳机都加入了从深蓝色到透明的渐变效果。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盒子底部其实有一个透明的位置。官方表示,如果设置充电箱,会有一种“飘”的感觉。Vivo还重新安排了这种类似于“午夜蓝”的配色,让它看起来更有金属感。

有了产生悬浮效果的渐变色,vivo TWS 1的观感确实不错。

但无论是耳机还是充电盒,vivo TWS 1的流畅处理效果其实是很怕刮花和污渍的。

虽然vivo TWS 1的表面处理不容易显现指纹,但是对于我这种手油比较多的人来说,无论是耳机还是充电盒都是非常容易弄脏的。虽然这些污渍可以用清洁纸处理,但是频繁清洁充电盒很麻烦。而且如果不小心把耳机等硬物放在裤兜里,充电盒被划伤的概率非常大。

如果vivo官方或者其他配件厂商能出一个TWS 1保护壳,无疑会更方便使用。毕竟WF-1000XM3等很多耳机的充电盒都可以装上保护套。以vivo的体积,做TWS 1的外壳并不难。

在佩戴方面,vivo TWS 1也采用了半入耳式设计。耳机重4.4克,和AirPods(第二代)差不多,重4克。穿起来重量差别不大,不会有明显的重量感。

Vivo TWS 1佩戴起来也很合身。作为一个长期佩戴AirPods和入耳式耳机的人,我个人感觉TWS 1有时候比AirPods的契合度更高。戴起来不会有太明显的异物感,长时间戴耳机也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光面的耳机容易粘油,夏天这个容易出汗的季节也容易脏。但是你对此无能为力,所以你必须随身携带一块清洁布来擦拭。

全接触,原生体验

像大多数真正的无线耳机一样,vivo TWS的主要操作主要是触摸和语音。

vivo TWS两侧的耳机支持最基本的点击触控功能,在耳机上也可以实现滑动控制。用户可以将左右耳机分别设置为暂停/播放和歌曲切换控制功能,然后通过滑动触摸来控制音量,这样就可以不用拿出手机来控制音乐播放。

耳机的触摸反应还是比较灵敏的,应对点击触摸没有太大问题。如果碰了,误判几率非常小,影响其实不大。

此外,vivo TWS支持语音唤醒智能助手Jovi的功能。

加入语音唤醒后,用户不需要占用耳机上的一个按键操作,耳机触控可以专心播放控制。并且在用户空不伸手拿手机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唤醒Jovi实现一些基本操作,满足一些基本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基本的连接和语音控制功能,vivo TWS还附带了语音翻译功能。用户只需要对着手机说出需要翻译的文字,翻译完成后手机就可以通过耳机播放出内容。该功能支持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六种语言的翻译。这个功能对于经常出差和出差的人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作为一款真正服务于vivo自家手机的无线耳机,vivo TWS除了最基本的触控功能定制、快速配对、弹出显示之外,还支持滑动触控、语音唤醒等常用功能。此外,vivo TWS增加了语音提醒和翻译功能,也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就功能覆盖而言,vivo TWS也是相当齐全的。

不过作为一款适合自己手机的原装手机,连接稳定性和功能支持也很重要。在这方面,vivo其实已经做了很多细致的处理和优化。

硬件方面,vivo TWS当时使用的是高通最新的QCC 5126无线芯片。该芯片支持aptX传输技术和蓝牙5.0双模,支持双通道传输和转发传输两种模式。在双通道模式下,可实现最小180ms的延迟。

虽然双通道模式需要手机支持,但vivo已经完成了vivo TWS的适配。几款主流手机(如NEX 3系、NEX A和NEX S、NEX双屏版、iQOO Pro及其5G版、iQOO Neo 855版、X27系列、Z5)都可以支持双通道模式,延迟低,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不过对于较早的X系列用户或者vivo入门机用户来说,还是要换机才能获得更全面的体验。

其实在稳定性方面,vivo TWS在aptX传输开启的情况下,看视频、听音乐、通话都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感觉不到延迟。

日常行走中用vivo TWS听音乐,耳机连接稳定,除了一些干扰大的地方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总体来说用起来还是不错的。即使用在跑步等运动场景,问题也不太大。

Vivo TWS也可以应付游戏。

对于类似明日方舟或者决斗环节的游戏,比如塔防、卡牌等不太纠结声音稳定性的游戏,vivo TWS也表现不错。如果换成王者荣耀,耳机稳定性没问题,团战多技能的时候也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玩和平精英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有一种延迟的感觉。只是影响不算太大,而且按照现在的产品来看,实现100%无延迟也不太现实。vivo TWS目前的性能还可以满意,玩游戏时语音通话问题不大。

“万金油”的声音和风格

对于vivo来说,vivo TWS的声音表现也是重点。

vivo tws的单位

配置方面,vivo在vivo TWS里塞了一个14.2mm的动圈单元,采用半入耳式设计,对于一个真正的无线耳机来说太大了。Daikoku生产的纯铜铁环用于该装置。vivo表示,通过这种纯铜铁环,可以提高耳机在低频下潜时的性能。

如上所述,在连接时,vivo TWS支持aptX传输。与常用的SBC相比,aptX在无损传输中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Vivo还在耳机中加入了生物振膜,意在提升耳机在细节和分辨率上的表现。

▲(歌手:威廉|专辑:硬戳|播放文件:Spotify本地存储|播放质量选择:极高| aptX连接模式:开)

就听觉而言,vivo TWS的声音相当全能。作为一款面向大众的耳机产品,vivo还是希望耳机能适应更多不同种类的声音。

与常见的开水风格相比,vivo TWS的声音倾向会更加鲜明,整体偏重声音分辨率和中高频的表现。在单元中加入了Daikoku纯铜音圈,声音会有一定的下潜低频,环境处理也还不错,可以体现少量的声音厚度。但融入整体声线时,整个环境中低频的存在感并不强。虽然声音不闷,但听起来很清爽。但如果环境中低频的量多一点,整体声音厚一点,整体感觉听起来会更有层次感。

Vivo TWS的声乐表现也不错。人声不要太靠前,整体可以固定在一个位置,不会有松散感。耳机的分辨能力还不错,中高频更突出。这种处理方式也符合近年来大众口味的变化。为了满足一般流行音乐播放、观看戏剧或玩游戏的需要,vivo TWS的声音也可以处理。

但如果环境低频表现更突出,玩游戏的感觉会更好,听歌的感觉会更饱满。

原始和完整的方案

综合来看,vivo TWS真无线耳机是一款比较全面的产品,配合手机使用基本可以满足用户对声音和功能的需求。

能够满足快速配对、触控操作、低延迟、稳定传输的基本要求。同时,像语音唤醒智能助手、语音翻译、语音播报提醒功能,vivo也在这款真无线耳机上为你准备好了。就功能而言,vivo TWS准备了“真无线手机插头”的要求。

声音方面,大单元有aptX支持,vivo TWS的底子也不错。虽然不会有太突出明显的风格,但vivo TWS的性能其实足以应付日常的音乐、视频播放和游戏。如果你需要一个适应性强的声音,但又希望整体表现不那么平淡,音效更突出,vivo TWS的声音也能满足你。

当然,在体验和入手vivo TWS之前,其实有一个大前提:

“你必须仍然是vivo NEX 3的用户或vivo的主流手机。」

虽然vivo TWS可以与其他手机配对,但它也支持AAC传输编码,连接iOS设备也可以保持声音性能。但对于vivo TWS本身来说,只有用在自己的适配手机产品上,才能获得最大的体验效果。这里的原因其实和iPhone的AirPods,三星手机的Galaxy Buds,Xperia手机的Xperia Ear Duo是一样的。只有配对自己的手机,才能充分发挥耳机功能。

所以,如果你用的是vivo NEX,那么vivo TWS真无线耳机是首选,也是唯一的选择。

【6期免息】vivo TWS耳机真无线入耳式蓝牙耳机机芯

¥699 去购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40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