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部署之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红网推出“回望十三五,涟源新气象”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十三五”时期涟源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成就,盘点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涟源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
长勺楼,二广,龙朗,三条高速立交。 红网时间记者张兴成谭伟峰通讯员刘吴叶萍涟源报道 路,表示希望;道路包含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涟源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不忘“让人民满意交通”的根本宗旨,努力肩负起“交通强市”的历史使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力推进“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通涟源”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紧抓住交通建设的“快进键” “十三五”期间,涟源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7307.6万元,其中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投资165524万元,站场建设投资17169万元,农村公路投资63534万元,渡口码头建设投资1073.76万元。交通建设始终保持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努力构建全面高效的“路网” 第一,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龙浪高速、龙浪高速梅江连接线、二广高速娄底连接线将陆续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46.3公里。它们与境内的二广高速、娄新高速、长勺楼高速纵横交错,形成“一纵两横”的运输通道。 二是干线公路快速增长。莲花、美琪、柏杨、斗罗、蓝夫、安达、福田、华蕾、谭俊、娄底大道涟源段等国省干线公路相继改造通车;涟源市至邵阳沪昆北站公路、黄龙至福科公路、茂隆公路等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增桥线城市段和S331师洋环线预计在“十四五”前期完成。干线公路993公里,其中国道93公里,省道259公里,县道641公里,形成内外贯通的干线公路网。 第三,升级扩建农村公路。实施“村村通”、“组组通”、“品质提升”等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农村公路总长3250公里,其中县道641公里,乡道1012公里,村道1597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 第四,水运由畅通转为顺畅。完成全市18座渡口、码头改造,17座标准化渡口,清理疏浚航道36.6公里,水运通航条件不断改善。 第五,运输服务由弱变强。全市建成汽车站1个,招呼站99个,公交站107个,提升了涟源汽车站和师洋镇交通服务站。桥头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客车、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分别达到486辆、71辆和200辆,客货运输实现了“人尽其才,物畅其流”。 涟源市师洋镇梅林村路。 全面驶入产业扶贫“快车道” 涟源市累计投资63534万元,完成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613个,连接自然村道路153公里,通畅道路1333公里,拓宽窄路513公里,危桥53座,272条线路安装钢波纹梁护栏733公里。建制村道路100%通畅,自然村100%通达,贫困村100%通畅,建制村100%公交通达。所有的路都打开了贫困村对外的“大门”,农村公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脱贫之路”、“致富之路”。 拧紧顽疾的“清除键” 涟源市投入3576.89万元,排查整治农村道路交通慢性病害636处,修建挡土墙56处31575立方米,设立标志452处,划出震动带363米,安装凸透镜46个,清理占用路面的桩192处,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清理道路市场71处。完成一般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隐患整治151处、联络路建设1983米、高速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隐患整治66处。畅通、整洁、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让人们的品质出行日益成为现实。 二广高速穆棱高架桥。 始终按住改革创新的“激活码” 涟源市坚持把改革作为贯穿交通工作的主旋律,不断完善交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取消12项行政权力,下放58项行政处罚权,向“互联网监管”平台投入资金4.6亿元。 稳步推进客运市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出租车和网约车改革。2017年,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大刀阔斧推进,涟源新能源公交公司成立,71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投入运营,形成高效便捷的城市公交网络。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运输设备。建立覆盖全市4个镇和4个重点渡口的视频监控系统。全市117辆“两客”车辆安装了智能监管终端系统。2018年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投入使用,2019年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卡支付系统投入使用。 推进高速公路超载治理。狠抓源头管理和路面执法,推广应用源头企业监控管理系统和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 完成渡口渡船标准化改造和“僵尸船”治理,切实改善水上交通安全基础条件。 交通兴旺,各行各业都兴旺。 五年来,涟源交通为“十三五”立下汗马功劳,道路连接乡镇,进一步形成互联互通、相互支撑的大交通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城市腾飞梦想的交通建设将保持初心和使命不变,续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交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