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是属于哪个市,汶川属于哪个市区

聚客2022-05-31  27

汶川属于哪个市

汶川县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东邻彭州、都江堰,南接崇州、大邑、芦山,西接宝兴、小金,西北、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接壤。陆地横跨北纬30° 45′~ 31° 43′和东经102° 51′~ 103° 44′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辖8镇4乡,户籍人口9.76万人(2016年末)。79年至502年,文山郡仍统治都安。86年割为界子,崇州市双河,汶川县漩口。1958年,撤销汶川县和茂县,成立毛文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了汶川县城的原有建筑。汶川,被誉为“大禹故里、熊猫之乡”,是中华始祖大禹的出生地,中国四大羌族县之一。围绕“世界汶川、大禹故里、熊猫家园”旅游品牌,以大禹文化、藏羌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商品开发和羌渝文化体验为重点,建设宜居汶川、平安汶川、低碳汶川。著名景点有映秀地震遗址、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018年10月14日5时08分,汶川县(北纬31.31度,东经103.45度)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自汉代以来,温江、绵北(sρ)、文山、汶川的建筑都是以中国的岷江命名的。据《元和县志》记载,汶川县因县西有水而得名。古“文”与“闽”通用,故闽江亦读作温江。

公元前111年,然觉(sān)古氏族以然觉设文山郡,辖面觉等五郡。勉觉是县和县的旧址,在姜维威州镇。东汉时,绵密县改为绵密道,西晋时,绵密县改为汶川县。东晋以后,华侨在汶川县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并废棉甲县。小雨位于文志的繁峙县。

震后汶川县城全景

川郡,西魏某省。北周天河三年(568),恢复汶川县。

直到明朝宣德年间,县衙仍在江尾城(今汶川县渑池乡政府所在地)。

汶川因西文水(今岷江)县而得名。西汉时定名为绵番县,西晋时改为文山县,由文山县管辖。北周时命名为汶川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52年,县城由棉甲虫迁至威州;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合并为毛文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汶川县。

,中国四大羌县之一。

岷江贯穿县城西部,全长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渔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

走进汶川

汶川县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

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是动物的活化石。

-卧龙,大熊猫的故乡,世界领先的大熊猫研究中心,位于县城西南。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2007年12月5日,汶川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2007年度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西汉(前206 ~前24年)在蜀郡北部设文山郡,辖棉虫等五郡。

为县管土地(旧址现为汶川县威州镇江卫城)。梁武帝五年(公元前106年),四川为益州刺史(简称益州),棉甲属益州蜀郡。宣帝第三年(前67年),文山县仍划归蜀郡,由北方的魏冉统治。

东汉(25 ~ 220年)刘秀定都洛阳后,恢复西汉旧制,改绵密郡为绵密道,仍划归蜀郡。帝安三年(124年),蜀郡北部撤都尉冉桓,复置文山郡,绵密归文山郡管辖。

蜀汉(221 ~ 265)魏、二年(221),刘备重建蜀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仍设文山县(治温江),在绵帆县南部设都安县(今都江堰市聚源道江浦)。

西晋(265 ~ 316年),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文山县划归益州,绵番县改为文山县,仍为县治。

韩成(304 ~ 347)的建立与西晋的建立是同时期的。

东晋(317 ~ 420)。三年(347),东晋永和帝灭汉,文山郡仍治文山郡。东晋以后,郡移县废。

刘崧(420 ~ 479)文山郡迁都安,辖都安(今都江堰市灌口镇)、(今都江堰市聚源道江浦)。还是在宜州,文山县因为县内迁侨,没有再建。

南齐(479 ~ 502)文山郡仍统治都安。齐永明四年(486),在綦吉县新建界子、崇州市双河、漩口(迁址前)、汶川县水磨。文山县下辖都安、齐集、严观三县。

梁(502 ~ 557)治四川56年,仍置文山县于都安,改綦吉县为县,汶川县(今威州镇)置原绵樊县。文山县辖都安、严观、汶川三县。汉武帝平三年(522),在茂县凤仪镇设绳州,统领文山县(隶属汶川县)、北部县(隶属杨光县)。公元553年,西魏平舒、省内汶川县、文山县同时统治都安,辖都安(县)、严观两县。

北周(557 ~ 581)于公元557年取代西魏。梁武帝第四年(564年),嵊州改为温州,辖北部、文山两县。天河三年(568年),文山县由都安迁至现在的威州镇,恢复为汶川县;严观县改为文山县(今都江堰市灌口镇)。文山县下辖汶川、文山两县。

隋朝(581年(618年),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为温州,福州改为周树;五年(585)改徽州,设总政府。第三年(607),炀帝罢兵,改文山县,今属文山县

唐朝(618 ~ 907),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隋文山郡改徽州,四年(621)改南汇郡,太宗贞观八年(758)改茂州。灵山(行署)、汶川、石泉(今北川西)、通化(今礼县古城)和39个羁縻州。今汶川县境内有土州(草坡、土玉山一带)、、江、怒族、戈、布、戈氏、占、达、郎、贤等羁绊,分布在今勉县以下地区。宗光德元年(763年),岷江上游的松州、蔚州归吐蕃。五代前后的蜀国(907-965)时期,文山县的范围缩小,现在县的卫门和汶川岷江以西的地区都归吐蕃所有。

宋代(960 ~ 1279)和北宋(960 ~ 1126)仍设汶川县,划归茂州通化县。九年(1076年),沈西宁被任命为汶川县军事使节,调任成都府道。惠宗政和六年(1116年),改称颜宁军。宣和三年,废弃为村。次年,弃村仍位于汶川县城。南宋时(1127 ~ 1279),汶川县仍属茂州通化县。

元(1271 ~ 1368)。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设“四川、陕西省书省”。二十三年(1286年)才正式设立书省,改为“陕西等地的书省”。蒙古军占领岷江上游,先后建立“松潘克迭卫矛等军民绥靖部”和茂州、松州、盘州,下辖陕西等地,茂州领导文山(州)、汶川两县。1283年,世祖二十年,元初新设“松潘、科德维茂等地军民绥靖部”,后迁至汶川及后来的松州(今松潘县金安镇)。

明朝(1368 ~ 1644年),洪武四年(1371年),茂州并入四川兴中舒省(洪武九年,改为四川布政使署),隶属成都府。汶川县仍在茂州。太祖洪武七年,在此绵樊地区设置汶川龙官司、汉水关巡检司、彻底关。宣德年间,因威州移至威州,汶川县位于移至寒(今棉畈乡政府所在地)的水怡北部,瓦西救护部(土玉山)也设在汶川县。

清朝(1644 ~ 1911年)仍设茅州,并隶成都。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直隶州,辖保县、汶川县。嘉庆六年(1801年),宝县改为杂谷直隶厅,茂州仅辖汶川县。嘉庆七年,州县均属“成绵龙茂路”(毛伟路扩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川西路(成绵龙茂路改制)。庙中占卜师升任慰使,在三江口设行署,仍划归汶川县。

民国(1912 ~ 1949)民国2年,汶川县属川西路(次年改为川西路)。民国7年后,四川处于军阀割据的区域防御体系中。民国17年,该省在茂县设立“宋丽毛文屯殖督察所”,由二十八军军长督办,直辖松潘、理县、毛公、茂县、汶川五县三村(绥靖、富边、崇化村)。民国二十四年,军阀配合中央军阻击红军北上抗日,中央军部队入川消灭防区,统一全省。民国25年,设立四川省第16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立治茂县凤仪镇,辖宋丽、荔枝、何苗苗、温温、京华六县。年,汶川县瓦西土司领地由县重组为联保,保、甲直属管辖。

1950年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79师535团进驻汶川绵阳县城。2月24日,汶川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茂县。1951年2月,理县下辖的威州、库克乡划归汶川建设;

1952年2月,澧县威州、库克乡划为汶川,威州仍设在县城(1951年9月开始搬迁,1952年3月完成)。1952年3月,汶川县2区龙溪乡划归冠县管辖;

1957年7月,漩口乡、水磨乡被冠县划入汶川;

1958年,撤销汶川县、茂县,成立毛文羌族自治县,威州镇归县管辖。1958年,茂县南辛乡青坡、韶山村划入汶川县雁门乡;

1963年2月,恢复汶川县原建制,理县辖龙溪乡纳入汶川县管辖。[2]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 2013]1号)批准撤销三江乡,设立三江镇,镇政府设在街村,管辖三江乡行政区域。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26号)批准撤销耿达乡,设立耿达镇。镇政府设在耿达村,管辖原耿达乡行政区域。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 2014号)批准撤销草坡乡,将草坡乡行政区域划归棉碧镇管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13662.html

最新回复(0)